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合气道的劲力解(2)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1-20

在拉引至最高的位置之时,迅速地将自己的身体潜入拉杆下方,进入拉杆下时,双脚必须紧贴地面,否则无法发出最大的力气。优秀的举重选手往往能利用地板作为基台获得力量


  到此为止,抓举的动作主要依靠背肌、腹肌、脚部肌肉进行。其实这些部位才是真正发出力量的地方。
  其次,转换为第2拉引动作,在此时拉杆的动作持续上升,为完成第2拉引的强烈拉引(最佳的姿势为抓法,这种拉引的感觉不太强)时,重心移向脚尖,至此仍未使用手臂。
  在拉引至最高的位置之时,迅速地将自己的身体潜入拉杆下方,进入拉杆下时,双脚必须紧贴地面,否则无法发出最大的力气。优秀的举重选手往往能利用地板作为基台获得力量。
  依此说明,欲将举重器举高头顶,须①并未使用臂力,②最佳的姿势强力拉引时,手臂并未特别出力。则将举重器高举是依靠背肌、腹肌、脚肌之力量,手臂仅为力量的传达路径罢了。因为强力之拉引依靠着屈肌进行,会感受到强烈的拉力感,但仅将手臂视为力量的通道,其通道为伸肌,因此不会感觉到拉力感。
  如此,将背肌、腹肌、脚的肌肉力量传到指尖,可举高仅靠臂力是做不到的重量。中国拳法将这种传达力视为与直接之臂力不同的劲力。
  第4例 单杠 摆动运动
  下半身摆动的力为原动力,摆动时利用背肌的伸张力通过被伸直的手臂伸肌,传到指尖而摆动身体。
  第5例 单杠 向上翻踢
  以腿部的踢力为原动力。利用背肌进行踢脚动作很重要。此力以手臂的伸肌为通道,传达至指尖,成为抬高身体的力量(集中力)。
  第6例 猫的特技
  猫的下半身左右摆动,前肢向前移动。身体左右摆动力通这躯干部,传到手臂。如此未依靠手臂的力量,而以身体的摆动为原动力,其传达的便是劲力。
  第7例 上海杂技团的绝技 头顶跳梯
  ①不用手脚而以头顶登上阶梯的技法。
  ②表演者首先缩脚。
  ③接着脚往前踢,利用全身的伸张力,登上阶梯。
   ④以此方式踢脚而伸展的力理通过背肌,传达头顶,由头顶对准阶梯发出集中力。此被传达的力称为劲力。此劲力即为集中力。
  第8例例如抬重行李箱到高处。此时提着行李箱前后摆动,趁着到前方时顺势提到上方,这种动作在平日常用。
  一般认为这个动作顺着力势,利用其反弹,当然很容易抬高。进一步地观察可知,往上摆动时伸展背部,手臂放松伸直下才抬高行李。如此,背肌成为力量之源,才是劲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无意识之中也常使用到劲力。
  这些体技好像各具诀窍彼此之间无任何关系一样。
  其实这些体技之间存在着共通点,亦即随伴技法的力,是所有一切体技的共同特征。
  如同健身杂志之记载“到此一阶段的抓举动作,主要依靠腹肌、脚的肌肉所进行。这些部位是真正发生力量的地方。”说明一般,并非直接使用手臂的力量,其力量的原动力是脚伸肌的伸张力、背肌的伸张力,手臂只不过是力量的传达路径罢了。即劲力并非手臂肌肉的直接力量,而是发生于脚部、躯体部之原动力,通过手臂传达指尖的力量。
  将体技站在“力的运用”之角度上予以概括,则劲力亦即合气的呼吸(合气之力)。
  注:劲力不仅传达指尖而已,例如头顶跳梯之例,力量传达到头顶。与此相同,在体之合气是可以对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传达力才行。
  劲力的功能及其认识的意义
  我们再回到何谓“力的集中”问题上。力的集中与力感瞬间的最大不同,我们已经叙述过。接下来讨论随伴技法之力的劲力。到底劲力与力的集吸什么关系呢?
  招式如实例所言,其主要是针对某部位集中力量,因此,“力的集中”使用的便是劲力。然而如前节所述,劲力也是传达力或者间接力。因此,所谓“力的集中”表示发生于腿部、躯体部的原体力传达而集中于一点上。
  这种传达力只对手臂的肌肉之直接力发挥强大的力量,因为以强大腰背部与腿部伸肌作为原动力,透过手臂使两者的综合力(无力之感)集中于一点。此力可以藉由技术予以增幅、加速、微妙之特性。
 
  力的集中=劲力的运用=传达力的运用
  有关劲的概念之技术在日本武术也存在着,因此有些人主张不需借用中国的用语而以日本武术的用语来说明。但这些技术普通地存在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拳击、高尔夫球或者其他体技、舞蹈等,熟练者大多使用劲力。然而利用这些劲力与是否了解这些技术是两回事。
  为了有效地使用技法,我们被传授某些诀窍(秘诀),苦心练习之后发现,只不过是个别技法的诀窍而已。
  可是中国的武术家却发现一切共通存在,亦即力的运用法、肌肉的使用法一切均相同。则对于某种技法动作的秘诀角度之外,该技法力的运用角度也存在。依据这种角度来,几乎一切的体技(熟练程度)并非依赖手臂,而以手臂伸肌为传达路径,传达由躯干所发生的原动力。
  像这样认知纯熟体技之“力的运用”并予以普遍化的是中国拳法的劲力。站在劲力的角度再一次地讨论技法,技法才能更完美,也才能完美地进行指导、学习、传承。
  遗憾地是,日本武术的高人当然会使用劲力,但却无法以传授的角度令人明白。由于如此,日本武术并未存在表现其“力”的适当用语。涉川流柔术的气企图表达其力,但也因未能达到传授之认识境界,因而只能表现感觉的“气”。
  以此方式改变观点来看气力,与劲力相较并无不可思议处,反而是日常普遍的存在。了解之后才能知道原来是如此简单,只因一直未能改变思考角度,以至于未能发现。
  日本直至武田物角的大东流合气柔术才发现此“共通之力”,即合气的呼吸(合气之力)。而这也是大东流合气柔术在日本武术史上的重要意义。
  接着检证“气力”,指尖的集中力表示腿部、腰背部的伸张力透过手臂传在到指尖。本能上手臂自然会出力,这点前面已详述过。由于如此,放松手臂屈肌的力才能使用伸肌,但这需要有意识地训练,有时需要“气流”的概念才能实现。如此才以“气或者心”为重点而命名。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