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太极搬拦捶(4)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2-16

搬拦捶是太极拳五捶中最著名的一捶,也是杨氏传统太极拳套路里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拳式之一。本文介绍我是如何习练搬拦捶的


(4)前拦上步
缩右胯、体重完全由右脚承担,含胸收腹、身躯就像是避开前方平移过来的面盆,或者就像是圆心在前的圆形立柱的滚动,以左胯为轴往后往左顺时针地弧形移动,继续右转至身躯朝向右前方(西略偏北),右拳则被弧形右转身带动沿着前后中轴线、也是沿着胸背正中线往回拖拉至腹前。由于身躯是转动着的,大臂与肩胸的角度又保持不变,从俯视角度看,左肩紧靠着“左线”,右拳被拖回的轨迹是呈逆时针弧线的。左手掌则被右转身所推动,与往后移动的右拳分开,也是沿着前后中轴线往前拦;手臂仍然保持弧形,即从俯视角度看,肘在肩腕连线的外侧。在右拳开始往后移动后,则左胯回缩,左脚被带动往前移动,经过右脚向前移动至脚跟着地,脚尖朝正前方,两脚内侧的前后延长线有适当的间距。
【说明】 这一动作开始的含胸收腹、弧形转身缩右胯是很重要的。因为太极拳的搬拦捶不是一味前进的硬冲硬攻。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此拳之妙用全在化人击来之右拳,先以我之右手腕粘彼之右手腕,从左胁上搬至右胁”。这反映太极拳搬拦捶之“搬”往往是属于将敌人攻击过来的右拳引进落空、使得敌人形成背势的“沾粘连随”,这样的“搬”就不是强行主动向前擂劈的攻击,而是用右手腕牢牢地贴附住敌人攻击过来的右手臂就像是“粘住”一样,借敌人自己的用力,使得敌人的攻击落空和形成背势。这样,这所“搬”的右拳,其一就必须有相当“沉重”的自重,这样对于敌人攻击过来的右拳才会具有牵制、妨碍与破坏作用;其二就必须是没有主动用力的、“随人而动”之“柔软”的,这样才能借人之力。那就必须在接触的瞬间,如李亦畬先生所说的“随即松开”,如此手臂才能像是一团沉重的烂泥将对方黏糊住,使得敌人一时无法摆脱而被牵制住,并且妨碍敌人右臂发生变化,又破坏敌人右拳的运动方向,这“柔软”与“沉重”其实又都是由于手臂十分放松所形成的。所以,太极拳搬拦捶的“搬”尤其不能手臂本身用力,也不能以肩膀用力,必须以腰脊用力所引起,腰脊用力的部位还越低越好,而腰脊所用的力又必须是由脚传递上来的。非如此,要想手臂有“柔软沉重”地“粘住”对方而具有“引进落空”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注意】很多人将“搬拳”当作是一味向前的攻击,没有了“引化”,因此无论是向前的挥动还是往内的收回都完全是主动的,当然就与外家拳无异了。由此也可见,搬拦捶在向前“搬拳”后,以身躯的中心为圆心,将右拳环绕着身躯顺时针地弧形移动到右腰间,是将“随人而动”、“借人之力”、“引化”的往回“搬拳”抛弃了。
(5)弓步捶拳
蹬右脚推动两胯载着身躯往前移动,身躯本身没有主动的用力;身躯移动中以由下而上的力量继续回缩左胯、以左胯为轴左转身往前推送右胯、右肩紧靠“右线”,使得身躯朝向正前方,右膝渐渐尽量朝向前方;两手臂也完全不主动用力。从“前后中轴线”看,右拳是由于左转身被不断推动沿着前后中轴线向前向上弧形移动并发生内旋的;而右拳与身躯的相对位置却似乎是始终保持不变的,右拳也是始终在胸背正中线中的。当身躯前移至左小腿将垂直时,左脚将全脚着地,左脚向前的支撑力量明显增加,从而腰脊的后撑效应也明显增加,于是腰脊后撑与拔背的反作用与沉肩、头的悬顶,身躯中的力量传递到右手臂,催动了右拳加快向前向上的移动与内旋,右拳与身躯的距离才开始明显拉开。当左弓步形成、左脚的五趾都着地发生支撑即“五趾抓地”时,右拳移动到胸正前方约与肩同高、向后正对自己的胸骨柄与鼻尖、拳心朝左、拳眼朝上略朝后、拳面朝前略朝上。左手则由于被左转身所带动往回收、略内旋掌心朝下落于右手腕后的小臂上、手指朝右上。从侧面看,两手臂都呈圆心在上的弧形,而从俯视角度看,两手臂则仍然呈向前围抱状的弧形。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