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太极搬拦捶(3)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2-16

搬拦捶是太极拳五捶中最著名的一捶,也是杨氏传统太极拳套路里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拳式之一。本文介绍我是如何习练搬拦捶的


【说明】太极拳搬拦捶的“搬拳”擂击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中求静”、“以静御动”的“不动手”。自我的体验,那就是在“搬拳”擂击过程的始终,右手小臂都有被大臂抽拉拖动扭转的感觉,大臂则有被腰脊直接抽拉拖动扭转的感觉,这种抽拉拖动扭转的力源起于右脚,身躯上的关键与力源中转站在右胯,手臂的移动、外旋对于右胯而言是不由自主被动的、手臂的肌肉是始终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的。然而,尽管手臂的肌肉是松弛不用力的,由于右胯这股抽拉拖动扭转力量的作用,“搬拳”擂击可以感觉很有力量,感觉身躯与两手臂都像是被挥动的鞭子,鞭子本身是既没有主动力量的、本身是不动的,而鞭子又是具有力量的、是运动着的,这种情况可以用“虽动犹静”来表示。太极拳的所有拳势都有“虽动犹静”的特点,而搬拦捶的“搬拳”尤其能够使人体验到。这种“搬拳”对于太极拳的“开展紧凑乃缜密”也有很好的反映,因为在整个“搬拳”过程中,尽管动态外形上手臂的活动幅度很开展,然而大臂几乎是没有上下变化的,头面胸肋始终受到手臂严密紧凑的保护,而且,“搬拳”的结果必然是右拳落在敌人的正前方,可以准确地攻击到敌人中心竖轴线的头至胸的各个部位,也可以准确地落于敌人攻击过来的手臂之上。
这种既动又似乎不动的“搬拳”擂击之所以会发生,重要的关键有三个:一是手臂必需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二是大臂与身躯必需保持圆撑的姿势、大臂与肩胸的夹角不发生变化、感觉大臂与身躯就像是围抱着一个圆形的立柱。三是右脚的下蹬;四是腰骶作用下的沉胯与沉肩。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少了一个,要想脚的力量传递上来、身躯的转动带动手臂形成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的“搬拳”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种始终保持手臂不用力的放松、没有一点主动,以及手臂与身躯相对的一些“不变”,从拳理上说就是“动中求静”;而手臂之所以能够被身躯所作用动而发生“搬拳”,重要的机理又是在于手臂本身是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手臂与身躯相对的一些“不变”所造成的,从拳理上说就是“以静御动”。因此,太极拳锻炼是不是有做到“动中求静”与“以静御动”,搬拦捶的这一动作可以作为很好的鉴别。
【注意】虽然很多人都说“搬拳”的手臂由腰来带动,实际上很多人在这一动作中手臂与肩都发生了主动。表现为尚未转身,右拳就主动的领先挥动,身躯再主动地随之转动,这样,身躯、下肢与上肢的动作就不是“如练一气”的“抽丝”般连续贯穿的,而是没有内在连续的各管各的主动的配合,那么,身躯与手臂就都必然是主动用力的。有的人甚至虽然身躯配合着转动,从俯视角度看,右拳的挥动离胸背的正中线越来越开、肘离肩腕连线越来越近,甚至腕肘肩在一条线上,最后右拳往后往往也不是正对自己的胸正中与鼻尖,而是正对自己的右肩;还有很多人在“搬拳”之前,还以右肩外侧领先往前移动、大臂与肩胸的夹角变小、右肩向前倾斜助势,“搬拳”的挥动是以肩为轴以肩的用力形成的,“搬拳”的过程中,必然往往右肩耸起,而且右胸肋发生明显的暴露。这些表现都不仅破坏了“开展紧凑”的姿势,也违反了太极拳的“主宰于腰”、“ 其根在脚”、“ 如练一气”、“不动手”等等要领,就与外家拳没有区别了。要克服与避免这样的情况,在学练中必须注意不能刻意、勉强、主动地追求手的运动与身躯的转动没有时间差,除了注意上述【说明】中所说的要求,还要在学练的初期,尤其注意手臂的动作必需是被由下而上的传递性的力量所带动的,手臂的动作都必须是不由自主的,传递性力量的感觉没有到的部位就不要自作主张地主动先动,因此,手的动作应该故意迟于身躯转动的动作,要体味动作如何被由下而上的催动与过程的时间差。这样等到渐渐手的动作能够被由下而上的力量所带动了,这种过程的时间差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渐渐消失,最后达到既感觉到存在动作由下而上的过程,又根本没有时间差的效果了,这样的没有时间差的效果才是属于太极拳的了。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