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武术的本能速度与反应速度解析(3)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2-11

一个练了几年传统武术的人,可能对师父传授的拳术套路已经相当熟悉,并且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在练拳时,他会认为自己的速度和力量已经达到了一定档次


  起码应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考虑:你是攻击对方?还是面对攻击?一般武术师都爱首先考虑前者,而认为这样的前提是极端错误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重点考虑后者,那么就得总结你个人面对攻击的原则。 
  李小龙在提到他的原则时把它总结为“近身和发力”。他这样说时,是介于攻击和反击两者之间来思考的。他的截拳道,其实特点就在一个“截”字上,他重点是用截来“近身”。 
  记得王选杰先生是坚决否定所谓“后发先至”的,他认为这在实战中不可能真的做到,甚至在理论上也糊涂。我直到现在都不能完全明白他的真正意思。知道他学的大成拳是来自形意拳,而在形意拳中就提到过“顾法”和“截法”,从截形、截神到截心,有不同层次的境界,自然都说的是我“先动”。 
  而大家都看到了,李小龙可不管别人的看法,他把这个“截”字在他的拳学实践中表现得痛快淋漓,他的所向无敌,简直是把反应速度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从纯武术的角度来判断李小龙的功夫时,我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仅仅是“截”字意义上的近身,并不是近身反应的最高境界。 
  我有点理解王选杰先生的观点了。因为他们走的不是一个方向:说到底就是所谓的“外家和内家”之别,从内家的原则来看,武术上说的“打人如亲嘴”,只有在双方高度接近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运用大成拳所说的“超速”运动,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杀人三千,自损八百”式的“截”法。 
  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答案是面对攻击做最小的移动! 
  小到什么程度?小到极致,有可能是从外表看似乎没有动。即所谓的不动之动。 
  毫无疑问,你的拳感越好,功夫越深,你的移动就越小,你就能越恰到好处地创设这种对自己极其有利的距离,并作为发力的最佳前提。可惜的是,中国武术的大多数拳派都未能完全解决面对攻击的问题,能动到离开敌人的攻击范围已经够好,怎么可能在此前提下讲究移动的质量? 
  既然是说“反应”,这里就暂不涉及“发力”了,大家肯定会关心怎样才能练出真正的、有实战价值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如何解决本能速度和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呢? 
  当你把武术定性为一种技术时,那么,完全可以用我们前面所说的体育方式的训练方法,那是绝对没有错的,但是,当你把武术定为一种艺术时,仅仅只用体育运动普通的方法,想要达到高层次的武术境界,就不太可能了。 
  我们知道,当体育运动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最关键的因素已经不属于技术层面了,而应属于心理层面。高手之间的较量,无论是一对一的乒乓球、网球,还是几对几的足球、篮球,心理因素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是绝对重要的。其士气高昂还是低落,谁敢说不会有天壤之别?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并不完全指的是肉体上的失败,更多指的是精神上的失败。于是我们可以说,体育也可以是一种艺术,至少,当它达到艺术层面的时候,就绝对不是单纯的苦练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答案是:和体育一样,当你还处于技术层面时,你需要强化训练技术,包括发展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技术特征,以臻于完善,当你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达到追求艺术的层面时,你应该着重通过平静的训练,使你的技术接近完美,也应该通过精神的训练,来产生自己拳外的功夫。 
  由激烈到平静,由肉体到精神,这似乎是正确的必由之路! 
  难怪那位武术怪才赵道新敢于公开反对大成拳宗师“完美的站桩”,而主张先通过激烈的对抗性搏斗,产生一些直观的东西,强化和实践技术层面的内容,而不是自始至终都只用站桩一种形式,这是他通过实战,通过多次打败高手的经验,特别是获得全国擂台赛冠军的实践经验得到的真实的体验和教训。 
  我们再从一些可以称为“纯粹艺术”的东西上去寻找武术之路吧!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