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阐微(3)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09-17

   (三)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心由腰腿求之也。
      关于对腰的论述,古典拳经中谈的很多,如王宗岳对张三丰拳经解中“莫教断续一气研”句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又说“气如车轮,腰似车轴”,“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还有解张三丰“待机而动如猫行”句“牵动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这里脊包括腰在内。在十三势歌中的第一句就有“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杨澄甫传太极拳法歌诀中说:“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还有“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又说“腰脊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心地为第三主宰”等。上面这些都强调了腰在身法中的重要地位、功用和做法。能松腰则腰胯腿能灵活,能松腰然后能顶腰,能松腰则下盘稳沉,腰腿之力相连。
    说腰首先要知道腰在什么地方。腰在人体中部肋下胯上的部位,是系皮带处的一圈。再具体地讲,应当在腰眼 (两肾) 命门的部位。这是最为关键的地方,是主宰的地方,是“命意源头在腰隙”的地方,是“不离腰顶后与前”和“身形顺我自伸舒”的地方。这一点的腰椎向上与胸椎、颈椎相连,向下与尾椎相连,形成人体主干S形曲线。所谓“腰顶后与前”就是腰椎这二点与颈椎尾椎上下能够像二张弓一样,能前后开合伸收自如。这种调整腰脊的动作就是腰顶,它决定了在行功走架时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劲力的方向、大小和速度。
    要做到“腰顶”,先要做到松腰。松腰胯的感觉就好像撤解之后放松的感觉,长长地舒口气。但松腰的前提是不要忘了顶头悬,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时放松了腰胯忘了虚领顶劲。下面我们举上步动作来说明腰与尾阊的变化关系,说明“腰顶后与前”和“身形顺我自伸舒”的动作感觉。
    比如,由左搂膝拗步到右搂膝拗步。当重心前移时,腰要先自然的松开,当后脚尖离地时就开始坐胯收尾间,卷腰,命门处后顶,‘形成腰脊曲卷蓄势;当上步脚跟着地之瞬间,腰脊间放松,但基本不变形;尾闾仍收住,腰不前塌,仍保持腰脊整劲的状态,此时以腰脊松活为主。当前腿弓步重心过半时,尾阊仍要收住,命门要向后撑,也就是腰顶,其命门与掌中劲点要向前后拉开,有前后相挣的感觉。但要注意二点,不能形成弓腰。弓腰就力泻,应当使胸椎颈椎也向后撑,使脊椎骨上下形成整体整进。若身体前探则力过。所以整个上步过程腰的基本动作是松→卷→舒→撑,且每个字里都含有顶腰劲。也就是说,顶腰劲要始终存在于每个动作过程中,伸舒收圆,只是变化大小而已。不变化就是僵。腰撑的劲和手的棚劲一样,不管运动形态怎样变化,这两个劲都不能丢。就是说,不管是伸出还是收回,手在运动中的掤劲始终存在,它同时和腰的顶劲形成一对的力,形成虚实开合、刚柔互济的配合关系。塌腰和弓腰都是过劲,是不可取的。

      我们拿弓做个比喻:当弓不上弦的时候,弓是不受力的“松散”状态,如同我们随便站立的情形。当弓挂上弦的时候,弓就轻轻地绷上力,好比我们的腰稍向后顶,把身体的s形曲线略调直。当搭箭开弓的时候,弓就蓄满了力,随时待发,好比腰再向后顶。那么,由挂住弦到拉开弓的这个开合过程就是腰顶的开合活动范围 (这里把脊椎骨比作弓把,手臂比作弦) 。若是向后坐,其向后的动点先从命门开始,尾闾渐收,使脊椎骨上下同时后移 (同时带动劲点如两掌回移) ,就叫“腰顶”:若向前进,其动点仍从命门开始 (顶住劲点如两掌同时向前) ,也叫腰顶。这就是‘不离腰顶后与前”之谓。这种腰部均开合感觉要在慢练的过程中细心去找,在单式练习中去找。当熟练之后快练一瞬间也是这样做,会习惯形成自然。
    腰眼和尾闾的开合都是相对而动的位移,其尾闾要始终收住和下沉,该点不能后翻和提劲。若后翻提劲,其力散而泻。以犁地为喻:尾闾好比铧在翻地;脊椎骨好比犁干不能软,软了连不住上下的劲;顶头悬好比扶手,控制着铧入地的深浅方向;脚、腿、手、肘好比是拉力的绳,上下前后伸收与脊椎骨刚柔并济,才能形成灵活的、完整的、有力的太极劲。再强调一点,手脚的伸收是外,而内的伸收在两个腰眼。实际上,虚实开合、轻重缓急、收蓄转换、平衡协调都在两个腰眼,牵动指挥着手脚四肢及全身的运动。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