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形意拳的简易练法(2)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1-26

形意拳练之极易亦极难。易者,是拳术之形式至易至简而不繁乱。其拳术动作运用,皆人之所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

形意拳技击性强,其势简、长功快、发力整,用法深奥。程序是:无极桩、太极桩、两仪桩、三节功、四梢功、五行功、六合练法、七星打法、八字功、九歌诀、十二技能。慢则一年,快则数月,习者就具有较强的搏击能力。许多人都把能练五行拳、连环拳、十二形拳、杂式捶作为形意拳入门,经过对练,再学打法,以求搏击功夫上身,走的是一条低效率的道路。经实践形意搏击功夫快速上身法:桩功入手,五行单操,交手体验。招式简单,直来直去,反复练习某个式子,拳不在多而在毒。 桩功最根本的作用是强体增力。形意拳站桩时,目光要远大,眼神放出去。打拳时,目光盯着指尖或拳根,随着拳势而盼顾,但余光仍要照着远方,这都是将意发之于外的训练法。形意拳练神不练力,有了神也就有了力。三体式是最重要的技击桩,不要一开始就按“八字诀”、“九歌”以及脉络、气路等要求,样样都求,什幺也求不了。上肢关键在于拔背,裹、坠肘、伸、顶手;下肢及腰关键在于夹剪步和三七劲上;加上周身横竖,背顺劲拧成一体就行了。经过手抖、腿颤、气浮的肌肉酸痛关,就会进入心静、意气贯四梢的境界,再求外型、内意的规范。随着桩功的深入,要在桩中找劲,追求形意的整体劲。练出整劲,一个上步,脊柱带动,就不仅仅是撞劲了。要内练须从桩功入手、深入。想把握形意精华,就得在桩功上下苦功夫。作为搏击入门,桩功站到心清气爽,内外舒适,就可进行五行单操,并在单操中练桩,交替进行。 三体式正架:并步,上左步一膝半(前后脚距离一膝加一拳),双膝曲,前膝关节夹角165度左右,后膝关节夹角145度左右,前足微内扣(约15度),后足掌与两足轴连线夹角约45度,前膝内扣,后膝内裹(转后胯使后膝裹向内侧),上身与后大腿于一垂线上(即垂直于地面),后小腿与地面夹角约45度,(前三后七,即为重力分配于前腿三分分配于后腿七分)两胯内收,敛臀勿使后撅(即所谓提肛撮谷、谷道内收也)腹式呼吸,右手掌根贴于脐下丹田处(脐下二寸)肘与肋贴,左手前伸,食指挑起与鼻尖相对(三尖相对:前手食指尖、鼻尖、前脚尖相对)(前挺后蹋是指前手掌挺劲五指顺向前挺,后手掌蹋劲五指皆翘,前手腕顺后手腕尽力曲)肘内扣,沉肩顺劲,坠肘护腋,含胸拔背,颌收项顺顶悬。 第一部分 初学者练习三体式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熟悉形意五行拳拳架,另一方面在于提高人体顶项胸腹四肢骨节各方面的素质。因此,初学者主要是在保持正确的身架方面下工夫。可用力可不用力(主观),时不时地会使上僵力(客观),无所谓,这是必经之过程。力必由僵至顺,否则无法知道僵与不僵。主要是耐受,耐受身架之不适,肌肉骨节之酸痛及发热出汗肤痒等不适。一旦能保持正确的身架30--60分钟不散而无任何不适之时,再持之数日(半月即可)即可适应打拳之需要了,进而可以学习五行拳矣。 第二部分 进而习五行拳套者,练习重点三体式比五行拳约七:三,练习三体式时仍以耐受为主,而打五行拳则重在发力,不管有无整力,劲顺与不顺,均须发劲,因为劲必由不顺而至顺,持之数日(长者可以一两年,短者三个月足矣)改三体式比五行拳约五:五。此时练习三体式则需练劲,关键还是有人身行力现,当面演示、讲解、指导。 第三部分 行家练法:对于练形意有成、功力高深者,练习三体式重在“神”的修为。可以用“灵”字形容,即站三体式练灵劲活劲,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奈神意备至。 站三体式36口气就可以,不要太累,但要勤站。自然呼吸在大约2个月左右自然就成了腹式呼吸了。站桩的目的是增加腿力,更重要的是放松身心的目的,在保持动作要领的情况下,尽量放松。松胯不是蹲得低,而是感觉髋关节松沉的坐在腿上,要注意体会这种感觉。放松了,有了基础,再慢慢放低架子。要体会放松,也很不容易的。年轻时应有一些辅助功法,让肌肉发开来。这样有利于为以后的内劲训练打下基础。俯掌为督脉劲(阳面劲),而立掌为任脉劲(阴面劲),两者都有侧重,阳面即背面,阴面即胸腹面。俯掌容易得气,立掌容易得劲,想早得气感,立掌较快较强烈。 三体式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以后练各形式亦有双重之式。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单重之中心。单重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三体式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刚多柔少,失却中和,道理亦不明,变化亦不通,自被血气所拘,拙劲所捆。若得着单重三体式中和之道理以后行之,无论单重双重各形之式,无可无不可。两足要前虚后实,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虚空、至静无物,一毫之血气不能加于其内,要纯任自然虚灵之本体,是为拳中纯任自然之真劲。是用规矩之法则,缩回身中散乱驰外之灵气,返归于内,正气复初,血气自然不加于其内,心中虚空。初学入门,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手足动作合于规矩,谓之调息。练时口要似开非开,似合非合,纯任自然。舌顶上腭,要鼻孔出气。平常不练时,以至方练完收势时,口要闭,不可开,要时时令鼻孔出气。说话、吃饭、喝茶时,可开口,除此之外,总要舌顶上腭,闭口,令鼻孔出气,至于睡卧时,亦是如此。练至手足相合,起落进退如一,谓之息调。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