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太极拳训练体系的三类素质(4)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1-21

清华大学学生太极拳协会自成立起就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工作。多年以来,协会的上级领导部门清华大学体育教研室和校团委


1.        发力模式的训练
发力训练即是训练各种劲力的合理发挥运用,一次发力中往往暗含多种劲道的变化(太极拳可包含堋、履、挤、按、採、挒、肘、靠、沾、粘、随、化、开、合、松、沉、截、惊、引、拧、裹、钻、翻、伸、缩、领、虚、托、推、揉、勾、挂、弹、抖、摧等数十种劲力)。发力训练需经过空练发力、接触性发力及运动中发力三个阶段。空练发力主要体会发力时对自身整体平衡的控制及力的起落点变化。接触性发力是由空练过渡到击打实物,体会发力时的相应变化。待到运动发力阶段,则训练如何在对方不断运动变化中仍能高速度、高密度地进行适应性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发力训练有其自身独到之处,称为太极缠丝劲或者螺旋缠丝。陈鑫云:“太极拳,缠法也。浑身具是缠劲,其劲皆发于心,内入骨缝,外达于肤。其运转方法可分为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大小缠等。”可见陈氏太极拳对缠丝劲的重视程度。通过陈氏太极拳缠丝功的训练,可以产生八面螺旋的整体效果,在缠丝中带出上述所有数十种劲力。这中训练手段效率很高,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所在。
2.        接触点控制的训练
在太极拳技击理论当中对接触点的控制是其核心内容。虽然在某些太极拳“大师”那里有一种“凌空劲”的说法,但在实战当中从未遇到过这种“隔空击人”的应用。所以我们仍然认为技击首先要有接触点。
太极拳的战术思想是打化合一、攻防一体,“何处粘点何处击”。主张通过第一点的接触来达到人背我顺,力争在与对方第一接触点上去控制对方,这种控制对于高水平的技击来说,往往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在太极拳的实战训练环节当中,这一部分的训练是重点。只有接触点控制方面占了上风,才能真正做到太极拳的“学以致用”。同时接触点的控制,也是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以静制动”,“以慢打快”,“后发先至”等高级战术思想的实现基础。因为俩人对决,无论双方绝对速度如何,要制服对方首先就要有一个接触点。通过第一接触点能够控制对方,当然也就可以做到以静制动,以慢打快了。否则上述概念无从谈起。当然别的拳法对于实战的战术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只述及太极拳关于技击的战术指导思想。我们承认通过别的途径也可以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在这里就不详细加以论述了。
3.        互动训练
在太极拳的实战当中,有一些素养对于战胜对方尤为重要。这些素养包括条件反射、速度感、空间距离感、角度的变换、时间差等等。由于实战时情况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演变模式,另外实战当中的速度距离等因素是无法量化的,也来不及做精确地分析。因此需要在平常训练当中积累大量这些素养相关的经验,在实战当中才能把握分寸和火候,从而有所作为。
这些实战的素养亦无法通过单独的盘架桩功获得,必须通过与陪练者一起进行互动的训练,才能获得。太极拳当中有一系列分阶段的训练方式,从最基本的大堋大捋开始,到沾手、分手、合手、接手,最后是乱采花,以及接近实战的散手训练。这些训练方式,要求陪练者也具有相当的实战经验和技战术水准。通常是由教师来亲自带着学生一起练习。
4.        综合训练:阴阳转换,引进落空,沾粘接随的战术训练
有了前面各环节的基础后,便可进入综合体现拳学素养的实战应用阶段。体会实战中各种速度的变化、肢体运物的轨迹、攻击角度及“时间差”。等等,逐步做到传统武学在实战中讲求的“得机得势”,“人背我顺”。太极拳的实战思想,反对硬碰硬的打法,强调随曲就伸,随势打势,引进落空,借力打力。这些战术思想非常巧妙,是太极拳前辈在多年实战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极高明的技术,其难度非常之高,因而也需要通过大量的综合实战演练方能逐渐掌握。
由于实战时情况瞬息万变,因此太极拳的实战不能拘泥于固定招式。平时套路盘架乃至推手训练遵循的都是一定的模式,而在实战当中有意地采用固定的招式手法都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从而容易落败。只有遵循太极拳阴阳转换的原理,从有意而为过渡到无形无意,随势打势,才能发挥所学。
太极拳实战的高手,他们可以把太极拳的素养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当中。往往行走坐卧皆能顺势成招,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此所谓“无处不太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动作,如吸烟、敲击键盘、抬脚走路等等,皆可信手拈来变成极其厉害的杀招。太极拳素养达到如此水平者,可以称之为“大师”了。

以上介绍了太极拳训练的三类素质的概念。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展开来讨论。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的素质之间并没有先后的顺序。太极拳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学习。而同一类型的素质的提高,则有环节和阶段可遵循,习拳者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方能掌握。欢迎各位太极拳爱好者,以及武术爱好者,对本文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指出不足,提出补充意见。我们相信通过互相的交流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也欢迎各界朋友与我们联系交流。
                        清华大学学生太极拳协会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