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太极拳的呼吸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09-22

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在公元前四世纪已见于老子、庄子诸人的文章中。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是来自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因此它的呼吸法和近来采用为临床疹疗的气功疗法的呼吸法是同出一辙的。不过,太极拳是有静有动的、内外兼练的、整体性的和内外统一性的拳术,它的姿势复杂变化,全身部分的动作很多,配合呼吸一时不易恰到好处;气功疗法是静中求动,姿势单纯,呼吸呼吸方法容易掌握。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太极拳更要求动作与呼吸自然协调,做到“形神合一”。

太极拳的呼吸
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在公元前四世纪已见于老子、庄子诸人的文章中。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是来自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因此它的呼吸法和近来采用为临床疹疗的气功疗法的呼吸法是同出一辙的。不过,太极拳是有静有动的、内外兼练的、整体性的和内外统一性的拳术,它的姿势复杂变化,全身部分的动作很多,配合呼吸一时不易恰到好处;气功疗法是静中求动,姿势单纯,呼吸呼吸方法容易掌握。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太极拳更要求动作与呼吸自然协调,做到“形神合一”。
        太极拳呼吸法主张“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气沉丹田的方法是,立身中正,有意识地引导气体徐徐有下行的感觉,送入腹部脐下,不许使力硬压。明代高濂所编《遵生八笺》中引《心书》云:“出息入息,长收缓放,使之绵绵,以养神气”,“皆出于自然,不可……揠苗助长”。跟拳论中引用孟子的“气……以直养而无害”是一致的。
        练拳时心平气和,凝神一志,以意运动,要求做到十六个字:“安神静练,物我两忘,心息相依,呼吸自然”。就是要消除杂念,心意入静,只有那着重锻炼的内脏部分在动,外形(四肢百骸)是随着内脏的缓缓运动而运动着的。
        太极拳主张用意识指导动作,调节呼吸,在极为宁静的情绪下进行适度的锻炼。在“气沉丹田”,“气宜鼓荡”,随着动向的变换,逐渐达到使呼吸与运动协调,“内气潜转”,“气遍身躯不稍痴”的要求。通过腹式呼吸运动,膈膜一上一下,内脏做轻微的带有浅弧形的按摩运动,促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
        在调节呼吸方面,现代太极拳各流派采用见于我国古代记载的“调息法”,它是一种“悠、匀、细、缓”、“不徐不疾”的呼吸法,纯自鼻孔呼吸,“呼吸无声,不结不滞,出入绵绵,若存若止”。这种“吐唯细细,纳唯绵绵”的呼吸法,可以降低肺换气的次数,控制呼吸,缓和心脏跳动,有助入静。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除了上面所说的“调息法”,还有一种“口呼鼻吸”的“迎气法”。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说:“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这咱呼吸方法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所述的“迎气法”:“以鼻引气,口呼气,少微吐之,不得开口”;“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
        练太极拳结合“迎气法”,从保健疗效上来讲,不如用“调息法”更为柔和,更为对体弱多病者合适;从武功上讲,“迎气法”才能发挥更大的锻炼作用。
        陈氏太极拳老架有窜蹦跳跃动作,有发劲动作,动作有慢有快,运动量较大,特别在发劲时须开口吐气发声,以适应发劲的速度,因此采用了“迎气法”。杨式太极拳虽然速度均匀,没有窜蹦跳跃和发劲动作,以适应更多的人练习,但仍着重技击功夫;杨式拳套如果按照严格的要求,运动量仍然极大,并且在单操手法时动作快速地发劲,不是绵绵不断的,也是采用了“迎气法”。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