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太极拳其根在脚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09-22

古人的太极拳论等经典文章,习惯将打手、走架混在一起论述,将身心法则,自我体验,技击原则、结果、原理等混在一起不加区分,今人常因此误读误解误练

太极拳其根在脚
古人的太极拳论等经典文章,习惯将打手、走架混在一起论述,将身心法则,自我体验,技击原则、结果、原理等混在一起不加区分,今人常因此误读误解误练。
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问起,武禹襄《太极拳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句话是用来指导打手时的发劲,还是用来指导走架的呢7
武式传人郝月如在他的《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里讲道:“发劲要上下相随。劲起于脚根,注于腰间,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显然,郝月如先师是将武禹襄《太极拳论》里的这句话用来指导发劲的。这句话在武禹襄《打手要言》里也再次出现.这更说明这句话是用来指导发劲的.
确切地讲,这句话是用来描述发劲的刹那问,时间很短,只有在发劲的瞬间才保持这种功态。举一例:左弓步发右直拳,在发拳的刹那间,右腿前蹬,重心前倾。劲发后。右脚可脚尖轻点地面,也可右脚离开地面悬空。当脚尖离地或轻点地面的时候,发劲已经完成.“其根在脚”也已不复存在,“发于腿,,也就更是无从谈起了。发力时,严格地说,人体所有部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由形变产生弹力.腿和手在发力时形变最大最明显,所以有“发于腿”和“形于手指”之说。又如,退步向前发直拳时,可以不用“其根在脚,发于腿”来形容了。当然,在实战中,更多的情况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发力形式。
匀缓、连绵不断的走架能保持这种“瞬间的功态”吗?打手的练习要求和走架的练习要求能否通用?
走架的时候,脚承着腿,腿承着腰.腰承着肩,肩承着手指,脚、腿、腰、肩、手指一动俱动,一静俱静,动起来没有先后,是同时进行的。虽然运动是节节叠加,但是各部位运动的幅度却是各不相同,这使得各部位运动的速度也各不相同,腿、手的相对、绝对运动路径都最大,因而运动速度也最大。不同的幅度不同的速度.却要求同时开始和同时到达,这对脚、腿、腰、手就有个“总须完整一气”的要求。
郝月如的《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有这样一句话:“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仅从字面上理解。打手和走架是一回事。事实上,打手是两人对练,走架是单人独练,打手代替不了走架.走架也不能取代打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两者相差甚远.打手的练习要求和走架的练习要求就不能随意混用。
另一方面.打手和走架有它们相同相通的地方,比如,都能够把劲力锤炼得柔软,都是追求以柔克刚等。练功中有一个现象:直接散推手和盘架子后或先画几十个圈后再接练散推手.两者相比较.会明显感觉出先盘架画罔后再练散推手,会推得更柔顺。一般情况,散推手较之配合性的画圈要生硬些.散推手前的画圈作用之一就是提醒练习者.你的散推手不要太生硬.要将配合性的画圈感觉迁移到散推手练习中来。走架后再练散推手能使推手练习更柔顺.这个现象提醒我们.打手和走架是 “同一回事”。既然是“同一回事”.打手的练习要求和走架的练习要求有的就可以通用。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