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如何做到掤劲不丢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1-23

掤劲不丢”,就是指不管运用哪一种手法,都应使手臂在外形上保持掤式那种圆撑的姿势。换句话说,在任何情况下,两肘关节都呈一定曲度

如何做到“掤劲不丢” 
掤劲不丢”,就是指不管运用哪一种手法,都应使手臂在外形上保持掤式那种圆撑的姿势。换句话说,在任何情况下,两肘关节都呈一定曲度,既要合乎“劲曲蓄而有余”的原理,又须内含一定程度的掤劲,就像坚韧的强弓或藤棍那样富有弹性,而不可有纯柔无刚或纯刚乏柔的现象。所谓“柔中寓刚”者,柔不等于软曲,刚不等于僵硬。以全套太极拳来分析,从表现现象上看,“撇身捶”的折叠手法,与“野马分鬃”的前面一臂的大幅度伸展,两者一屈一伸、一蓄一发,显然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对立姿势。然而就内含的劲力来说,两者同样地不可失去掤劲。屈,不可绝对地屈死;伸,不可绝对地伸挺,在思想上更须寓有“随曲就伸”“无往不复”的攻守意识。从劲路上分析,蓄势运化时,必须柔中寓刚;发劲攻击时,必须刚中有柔。太极拳虽以主柔闻名,但刚性不可不要,而掤劲不丢正是为了保持刚性。要在太极拳推手中做到掤劲不丢的原凶,不外乎下列三点:
 (1)在外形上说,保持程度不同的圆撑,即所谓“掤要撑”。掤能圆撑,则手臂的抗压力相对地较强;再贯以掤劲,并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就不易被对方用刚劲压扁了。这就像建筑物的拱形顶一样,其抗压力远比平顶、三角顶为强。

 (2)在动作上说,屈伸、开合都要留有余地,这样往复变换就快,有利于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种“曲中求直,直中寓曲”的做法,也符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哲理。若能如此,才能使掤劲内外的要求,在运动中得以贯彻。

 (3)在劲力上说,要练出掤劲必须去僵化滞,变硬为柔,积柔成刚。这好比把生铁炼成钢材那样,有一个锻炼操作和变化的过程。有了搠劲,也就是使任何拳式至少都能保持最低限度的刚性,这种刚性是柔化防守中所必需的。至于刚发,那也只是在此基础上,运用与各种着法相适应的劲别来增大其刚性,但也不是因此全然不要柔性。换言之,柔化时柔中寓刚,刚发时刚中有柔。掤劲虽然属刚,但这种刚性却是柔化与刚发两者必备之刚。若只有掤的外形,而没有掤劲,那就徒具形式了。这就像皮球虽是圆形的,但没有充气,一压就扁。所以必须把气打足,做到内外一致。同时,由于掤劲对各式所存在的普遍意义,因此,“掤劲不丢”这句话就不是专指一个特定的掤式,而是贯串于所有拳式。走架如此,推手自也不能例外。


掤劲不丢”在竞技中的意义
  太极拳推手作为竞技运动,无例外地包含着攻和守这两类技击方法。“守以自保,攻以取胜”。在实践中,只守不攻是难以自保的,只攻不守也难于取胜;唯有攻守兼备,方始有克敌制胜的可能。从劲路刚柔来辨析,也是如此。柔利于守,刚利于攻,但柔守不可全然无刚,刚攻不可全然无柔。所谓“掤劲不丢”,其寓意就在于使外柔内含坚刚,这样才具备一定的防守实力。这一点正是主柔、主守所必备的内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具有防守价值的。但并非因此在方法上用掤劲去硬顶、硬抗。此外,“掤劲不丢”也包含了有备无患的意义,体现着警惕戒备是一刻不可稍懈的,即所谓“有备能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掤(音peng朋),从手、从双月。恰似“云手”的双掤;而接手时双方各出一手相承,也宛如两个新月。说明“掤”字兼具形声和会意两义。然则掤字原系借用古字来作为太极拳专用的术语字的。掤,古读作冰,是指圆形的箭筒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箭筒盖可以取饮。”说明就其形象来说,似也可有借喻之处。此外,掤与捧音义相近似,故也有人猜度“会否由摔字衍化而来”?但看来两者的含义是昭然有别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