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当前位置:爱功夫> 图库> 武林前辈>
分享至:

崔寿山(0/0)

5秒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时间:2020-10-31 13:07 | 浏览
崔寿山大师简介:
崔寿山,号彭年,生于1890年,卒于1969年,系烟台市莱阳东诸麓村人。崔先生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祖上为明朝著名大画家崔子忠,字青蚓(1574-1644)。在明朝画坛有“南陈北崔”之说,南为陈洪授,北即崔子忠。作品“藏云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杏宴园集图”等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景元斋和上海博物馆,其他作品多被载入《中国传世名画大辞典》及《中国书画大辞典》。崔寿山能够成为中国近代颇具影响的螳螂拳一代宗师,与其良好的家学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崔寿山是莱阳首富螳螂拳一代大家宋子德先生的外甥,他聪明过人,练功刻苦,勤学好问,加上得天独厚的血缘关系,得到了宋子德先生太极螳螂拳的衣钵真传,为宋子德先生入室八大弟子之首。他经常跟随宋子德先生外出以武会友,也得到了其他门派名师的指教。在跟随宋子德先生数年后,宋老先生见其武功日渐精深,遂将自己心爱的宝剑赠予,剑上刻有宋子德先生的名字,其意为太极螳螂门第一继承人。宋先生对爱徒说:你的武功已达上乘,是为师此生不可多得的门生,螳螂拳后继有人,此乃螳螂拳之幸也,希望你今后一定把螳螂拳发扬光大,莫辜负了为师的期望。
 
    此后三年,崔寿山谨遵宋先生嘱托,身带200块大洋,云游四方,寻师访友,博采众家之长,不断丰富完善螳螂拳法。他以毕生之精力致力于螳螂拳的研究和发展,集各家拳术之所长,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丰富发展了螳螂拳法,也使拳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尤其在实战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技法。
 
    崔寿山先生所著的《螳螂拳谱》是螳螂拳有史以来从理论到实战的提炼总结,内容涉及拳术、兵器等,是最为完整的武学典籍之一,现珍藏于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崔寿山先生本人也被载入《中国武术名人大辞典》。
 
【初露锋芒】
 
    1915年崔寿山随姜化龙、宋子德两位先生到崂山,与武林界名噪一时的一位道士切磋武艺。此人当时在武林界虽有名气,但很狂傲,对螳螂拳心有成见,言谈话语间流露出诋毁之意。交手时有许多武林人士到场观看。崔寿山以必胜之信念,扬螳螂拳之威风,上场与其比试较量。
 
    双方交手后,崔寿山以静制动,并不进攻,专等对方出招,对方则仗其武功高强,身高体壮而进招迅猛,快手相连,步步紧逼,意于快速取胜,怎奈崔寿山防守的密不透风,毫无破绽,道士击手不进反受其制,自知难以取胜,便快速逼近崔寿山右侧,想抓住崔右臂,将其扳到。
 
    崔一见对方露出破绽,迅即闪身用闭手将其来手挡出,速将右腿插入其身后,闪电般用封合手将其双手封住,急转身一记斜分盘肘,将此道士撂出数步之外,扑身倒地,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令人目不暇接,观战的武林人士无不称奇,道士起身拱手称负,从此认识和领教了螳螂拳法的真功。在场的武林人士对螳螂拳也有了新的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两强争胜各具千秋,崔寿山一肘定乾坤。
 
    此后,崔寿山又随宋子德先生到哈尔滨,访友切磋武艺。在一次与擂主的交手中,崔寿山用娴熟的玉环步和屡试不爽的胳肘将擂主击下擂台而获桂冠,使到场的武林高手为之一惊。事后被击败的擂主心悦诚服地说:崔寿山的胳肘如铡刀一般厉害。并告诫武林界朋友切莫与之交手,以免吃亏。从此螳螂拳在哈尔滨名声大振。
 
    有一年,栖霞蛇窝泊镇,一位自称是沧州来的鹰爪拳师,几天内便把当地的三家拳房打的人去屋空。然后独自称霸,并占据原来的拳房开馆授徒。崔寿山听说此事非常气愤,决定教训一下这一狂妄霸道,不守武德的鹰爪拳师,于是,便与师弟赵式廷、于鉴周一起赶赴蛇窝泊,与其比武。
 
    比武那天恰逢集日,四周人山人海,鹰爪拳师拉开硬功架式,双臂左盘右旋,令人眼花缭乱,崔寿山上路虚晃一点,下路用斧刃脚紧连崩点玉环步,然后一记挑抱肘将鹰爪拳师从围观的群众头顶摔了出去,鹰爪拳师羞愧难当,当天晚上即离开了武馆,崔寿山把拳房交还给原主。在当地武林界人士和原拳房主的一再挽留下,崔寿山和两位师弟在当地教授螳螂拳三年,留下了一段在当地传颂多年的佳话。
 
【德艺双馨】
 
    崔寿山先生一生以研练传授国术螳螂拳为己任。虽身怀绝技,但从不以势欺人。他注重武德,心性好善,不傲不燥,谦虚内向,与人交手只点到为数,击败不伤。其尚武为善在胶东及东三省武术界堪称一代楷模。
 
    1925年,春天,莱阳万第镇一位外地拳师,找到崔寿山进门就跪在地上说:崔老师,你一定要帮我说句话。崔先生忙上前扶起并问其原因,原来这位外地拳师在万第镇教拳,一本地拳师要踢他的场子,并赶他走人。崔先生对那位拳师说:不要急,我去和他说。崔先生找到那位本地拳师后,拳师不服气的说:崔老师,咱莱阳是出了名的螳螂拳拳窝子,有你这样的螳螂拳名师在此,他一个外地人在咱眼皮底下教场,太有点目中无人了。
 
    崔先生对他说:螳螂拳是经过历代宗师不断吸取各家拳法之精华,才发展到今天,他在莱阳教新的拳种,对我们有益无害,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有什么不好?说的本地拳师连连点头,心服口服,从此不再寻衅找茬,外地拳师后来登门致谢,很是感激。
 
    1928年,海阳县一八卦掌门人,邀请崔寿山先生到海阳切磋武艺。双方见面一番寒暄后,便交手论英雄,此前崔先生已听说此掌门人武德很好,在当地开馆授徒多年,崔先生不想在众人面前让其失去面子,所以他一改往日进攻快速多变的拳风,上用闭手下用寒鸡步,封住门户,与八卦掌门人走了多次回合,只守不进,周旋避让。
 
    对方多次进招都没有成功,体力渐显不支,八卦掌门人见难以取胜,只好收势。收势后诚恳的说:崔先生好功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愧为宋子德先生高徒,今天崔先生如进招,功夫必定在我之上,但崔先生只守不进,已经是让我了。后来两人成为武林好友。
 
    崔寿山先生有一早期弟子,经朋友引见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军中武术教练比武,将其击败后,被吴佩孚委任为军中武术总教练,并兼任京汉铁路总检察长,主查鸦片和烟土,权势很大。为报答崔寿山先生师恩,多次致信不果后,又登门自请崔寿山先生到军中任职或去安享清福,但被崔先生婉拒。他教导徒弟要本分做人,多为老百姓做好事。
 
    二十世纪30年代,在大连武林界人士的邀请下,崔寿山先生带领长子崔洪照和高足纪春亭来到大连。当时,大连武林界分为两大派,山东为海南派,天津为海西派。两派因多年互有成见而结怨成仇,经常动手交锋互不服气。当时天津帮请武林界很有名望的长拳大师助阵,山东帮请崔寿山、崔洪照和纪春亭撑腰,当时双方都想请名师决斗,以胜负确定各自在大连的武林位置。
 
    崔先生告诫山东帮的武林朋友说:斗则两害,和则两利,要化解矛盾,以邻为善,共同为国术的振兴努力。崔先生请来当地武林界名人和前辈共同协调,终使双方放弃了争斗,重归于好。崔寿山先生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深受大连武术界的敬佩。此后,崔先生帮助纪春亭在大连成立了武馆。崔先生则在大连、烟台两地经常走动,为螳螂拳在大连及东三省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设馆授徒】
 
    崔寿山先生是莱阳国术馆的主要奠基者。早在1912年,崔寿山先生就在莱阳、海阳、栖霞、福山、安徽、烟台、大连等地设馆授徒,教授螳螂拳,并应闻名胶东著名商行烟台“福顺德”汇兑庄老板梁善堂先生的邀请,到其老家胡家崖教拳,决心为螳螂拳的发扬光大和增强国民体质开创一条新路。
 
    1933年,由崔寿山倡导,与师弟赵式廷,于鉴周、王玉山及李坤山、刘竹园、张仲臣六位螳螂拳名师共同发起成立了莱阳国术馆。在成立大会上,举行了武术表演,崔寿山先生表演了拿手的螳螂拳八肘。他以超群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拳技使在场的人大开眼界,无不拍手叫好,当年场景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后来在省城济南举行的一场大规模比赛上,崔寿山先生凭借其扎实的武功和独到的螳螂拳法,一举拿下大赛的拳术第一名,并留下了山东国术莱阳为冠的美谈。
 
    在抗战期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莱阳国术馆先后有50多位学员参军抗战,并投入抗战第一线,国术馆第一批学员张家宪等,参加了著名爱国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部队的大刀队,并任军中武术教练,教授螳螂拳,并传授莱阳国术馆崔寿山先生所传太极螳螂拳的“银龙出水刀”法。
 
    在“七七事变”卢沟桥战役中,张家宪同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师长赵登禹将军,及大刀队员坚持浴血奋战,纷纷立下“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激战中,张家宪用大刀接连砍下七个日本鬼子头颅后,与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等壮烈殉国,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其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在给张家宪的父亲、爱国绅士张哲生先生的来信中说:张家宪在卢沟桥战役中,为抗击日军入侵英勇奋战,砍杀日寇七人,最后喋血南苑,死而荣光。张哲生先生在莱阳城大街上,当众挥舞并宣读来信,哭泣着对众人说:我大儿子张家宪在卢沟桥为抗日捐躯,死得其所,死的光荣。众人赞叹道:张家宪抗日殉国为张家争光,为莱阳争光,也为国术馆争了光!
 
    莱阳国术馆名声大振后,烟台武林界人士多次邀请崔寿山先生到烟台传授螳螂拳。崔先生为了螳螂拳更好的传播,发展和弘扬,毅然来到烟台先后开设了“寿山国术社”、“寿山武馆”和“崔寿山拳房”。在烟台传授螳螂拳期间,崔寿山先生为螳螂拳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崔氏武馆门庭若市,众多弟子现已遍布胶东各地。
 
【忠心爱国】
 
    崔寿山先生不仅武艺高强,其民族感爱国心也很强,抗战期间在烟台开设武馆时,一日本宪兵队长,来到武馆想比试武功,崔先生对日本宪兵队长说:我站在这里,你要是能把我摔倒,就算你赢。
 
    崔先生说完就站好马步,双手交叉于胸前,让日本宪兵队长一个后搂腰,日本宪兵队长从后面将崔先生狠狠搂住,使尽浑身力量,将崔先生抱的双脚离地,然后尽全力向地下摔去,可是摔下后,崔先生仍是马步毫不动摇。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复多次,日本宪兵队长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如牛,也没有摔倒崔先生,不得不松手认输,承认中国功夫好。
 
    后来日本宪兵队长想跟崔先生学中国功夫,学费出价很高,崔先生心中愤怒:“我中华武术岂能传给倭寇,用以欺负中国人。”遂以语言不通拒绝。事后学生们问崔老师,日本人出高价你为何不教他?崔老师义正辞严的说:我不能当汉奸卖国贼,教日本人打中国人。他就是给我金山银山,我也绝不教他!
 
    1943年,与日伪狼狈为奸的国民党顽固派,驻莱阳国民党十二师少将师长兼保安司令赵保原闻其武功高强,便以团职教练委任,崔寿山先生不愿为国民党卖力,断然拒绝。 
 
1946年,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莱阳吴格庄,司令员许世友将军、政委林浩将军闻听崔寿山先生武功超群,武德高尚,叹为难得,亲自致信邀请崔寿山先生为武术教官。
 
【悉心传授】
 
    崔寿山先生教授学员都是亲自示范,从不敷衍和误人子弟。崔先生经常讲,不教则已,教则必以真实手法传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真传,练真功,螳螂拳才会后继有人,创新发展,相传久远。
 
    崔先生的许多学生学拳前都是有病在身的,学拳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而习练螳螂拳必须具有健壮的体魄,崔先生对有病的学生总是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采取先治病后练拳的方法,即采用太极螳螂拳独到的排功疗法,先将病治好而后再授拳,有许多学生是治好病后习练螳螂拳,而颇具造诣。
 
    崔寿山早年学生崔俊,莱阳崔格庄人,年轻时得了肝硬化病,是崔先生用排功法先将病治好,而后练拳直到84岁去世。烟台市学生林容甫拳师,年轻时体重达280多斤,连行走都困难,是崔先生用排功法将其体重减至160斤,然后多年坚持练螳螂拳,一直到2002年90岁去世。
 
    刘兆芳拳师,烟台市莱山区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身患严重疾病痛苦不堪,为强身健体投在崔先生门下练拳习武,经过太极螳螂拳排打功的训练,病去体强,遂对太极螳螂拳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崔先生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方法的指导下,自己勤学苦练,闻鸡起舞,又与师兄弟一起演练拉封手等,技艺大进,深得崔寿山先生的厚爱,将崔寿山先生系统的训练方法,完整的继承了下来,并致力于家乡太极螳螂拳的推广,回顾习武一生,他幸运自己投身名师之门。
 
    刘兆芳拳师在回忆崔寿山先生传授太极螳螂拳时说:太极螳螂拳不仅是套路中手法、身法、步法巧妙绝伦;更深奥精妙的是,两人对练封手。在拉封手中两人可将自己喜爱的手法招式及练功程度在对方身上验证。
 
    只有通过这样的演练,才能在实战中出自心灵,发自性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胜敌于瞬时而不自觉。崔先生经常教导弟子,善拳者不宜出手,出手必用全力,善拳者不宜交锋,交锋必见胜负。
 
    刘兆芳拳师还回忆说:在与崔老师演练封手时,只要一与崔老师搭上手,崔老师即使闭上眼,你也休想把手拿回去,可随你的任何动作转换手法,真正体现了太极螳螂拳的粘、拈、挷、贴的拳法要点,欲达到崔老师如此境界,唯有勤学苦练,细心揣摩,精心钻研,别无捷径。
 
【传承事略】
 
    崔寿山先生亲自传授的太极螳螂拳弟子很多,其代表人物有长子崔洪照、纪春亭、张楷堂、孙香庭、石明德、刘兆芳等。
 
    崔洪照,崔寿山先生长子。自幼随父习武,秉承了父亲的武学天赋,武功卓著,得其父太极螳螂拳衣钵真传,拳术、器械无所不精,尤为擅长技击与散打,经常与武林界人士切磋武艺。
 
    1934年莱阳国术馆举办武打比赛,有本县及外县200多名武术界人士参加,崔洪照以精湛的太极螳螂拳法,夺得大赛武打第一名。
 
    崔洪照最为拿手的摘要七段,为螳螂拳中的地躺拳,练拳时人要倒地,双腿奋力向上攀击,如同乌龙绞柱,只是身体并非一下子起来,而是以肩为轴,身体腾空,双腿反复旋转如同旋风,演练起来颇为壮观,没有相当武术功底的人无法演练,崔洪照以此招法与人交手,无人敢与之近身。
 
    在我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崔洪照秉承了崔寿山先生的爱国情操,不断寻找时机袭击侵华日军兵士。当时,大连、旅顺全被日军占领,港口码头等重要关口全是鬼子把守巡逻,一天,码头上一日本兵在殴打码头工人,崔洪照见到后上前与鬼子交手,鬼子被崔洪照一记“螳螂腰斩”,用挂腿将日本兵打到海里。
 
    崔洪照常于傍晚时分悄悄来到海边,若遇到疏于防范的日本鬼子,则上前一腿或远处一镖,斩杀后扔入海中,白天在闹市区,遇到排队巡逻的日本鬼子,便尾随其后,瞅准机会,对着走在最后的日本兵后脑左劈右砍,待前面的鬼子发现后,洪照早已混入人群不见踪迹,无奈只好抬着死伤的鬼子回去报告,一时间,大连的鬼子兵巡逻时无人敢走在后面。
 
    每当鬼子全城搜捕时,洪照便躲进纪春亭家中,纪春亭当时是大连著名资本家和武术家,也是崔寿山先生代师授徒之弟子,被大连武术界称为“纪虎”,由于纪春亭在大连的特殊地位,日本人也要让其三分,自然不会进门搜索,洪照如此胆识和武功可见一斑。 
 
然天妒英才,不久之后,洪照身染恶疾离开人世,年仅三十几岁。洪照一生性如烈火,嫉恶如仇,对太极螳螂拳造诣颇深,他的去世对太极螳螂门派是一大损失,崔寿山先生曾评价“洪照武功不在纪春亭之下”,尤其是甘洒热血的爱国情结,天地可鉴,当为我辈习武者之表率。
 
    关于崔寿山先生与纪春亭的师承关系,武林界知根知底者不多,多认为崔、纪为一师之徒,及师兄弟关系,笔者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现将一些史记性、真实性资料公布于众,以正视听。
 
    纪春亭在烟台市是很有名气的大买卖家,有“三星宫”、“雅江泉”、大车店、武馆等多处店铺,在西沙旺有200多亩果园,在市内小海阳街等有多处房产和买卖,并设武馆授徒教长拳。
 
    纪春亭久闻宋子德先生大名,内心仰慕已久,经朋友引见,第一次见面是在“丹桂”戏院,当时宋子德先生坐在戏院内凳子上,两手放于膝盖,见面后朋友介绍说:这就是莱阳螳螂拳名家宋子德先生。
 
    宋先生刚想起身握手,纪春亭想试一下宋先生的功力如何,运足气用双手按住宋先生放在膝盖上的手,口说不用客气,宋先生一看纪春亭不宣而战,一见面就试手,便顺势一个螳螂手,拽住纪的肘部,借力一拉,口说请坐,纪春亭便一腚跌坐在宋先生身边的凳子上。
 
    纪春亭本想先发制人,却被宋先生来了个下马威,心中一惊,禁不住脱口而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先生确实好功夫。当即要拜宋先生为师,宋先生感觉纪春亭傲气无礼,不想教他便没有答应。
 
    后来,纪春亭动用了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和场面上的人物帮助说情,并亲自登门表明心迹,要求拜师学艺。宋先生当时考虑,纪春亭在烟台是有名望的人物,不好直接回绝,便以学费昂贵为由,想让纪春亭自己打消念头。
 
    宋先生对纪说:我们这门螳螂拳拳好价高,你学的起吗?纪春亭铁了心要学螳螂拳,便说有价就行,要多少钱?宋先生说:100块大洋一段拳,想学摘要六段拳,共需大洋600块。纪春亭一点也没有犹豫,当即回答:行。
 
    宋先生本想纪会退却,没想到纪如此痛快,宋先生与姜化龙先生商量后才决定教授纪春亭,从此,纪春亭跟随宋子德先生习学太极螳螂拳,半年后宋先生要回老家,纪春亭赠送宋先生300两白银,要挽留宋先生。
 
    宋先生凭半年来的亲身体验,认为纪春亭在身体素质、性格及悟性等方面都是难得的武术人才,对太极螳螂拳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于是说:我回老家后一定会派一把好手来教你,就是我的大徒弟崔寿山,他来之后你见识一下他的功夫就知道了。纪春亭无奈,只得等崔寿山的到来。
 
    崔寿山遵师嘱到烟台与纪春亭会面后,纪春亭当即提出,要到他后面的拳房走两圈,也就是要试试手,纪春亭当时想,你虽是宋先生的得意门生,但我也是烟台商界及武林界有影响的人物,不经比试武功就让我跟你学拳,我纪春亭心有不甘。
 
    崔寿山来之前已从宋先生口中得知纪春亭的武功及为人,到拳房后,崔先生对纪春亭说:我就用你所学螳螂拳摘要中的手法与你交手。说完两人开始比武,交手中崔寿山用螳螂拳摘要中的勾打掌手雷,和纯熟的滚龙肘,将纪挫败,纪深感惭愧自叹不如,从此心悦诚服的跟崔寿山先生学习太极螳螂拳。
 
    当时纪春亭在烟台西沙旺盖有数间瓦房,专供练拳,并用海带草做成垫子铺于地上,纪春亭跟崔先生学拳,拉封手和实战摔打都在此演练。春亭跟崔先生学拳和实战演练时,从不让外人观看,因此当时情景无人知晓,纪学了一段时间后,认为功夫差不多了,便在他市内的拳房与崔先生当众比试拳法。
 
    两人一交手,崔先生用螳螂拳中的阴阳迭掌将纪击于墙上,并反弹下来扑倒在地,纪当时跌得昏了过去,崔先生用掐人中的方法使纪苏醒过来,通过两次交手使纪心服口服,领教了崔寿山先生的武功和太极螳螂拳的厉害。
 
    从这以后开始脚踏实地跟随崔先生学习螳螂拳,如螳螂拳的基本功、排功、三回九转气功、八段锦、封手、乱接、蹦步、八肘(五段)、摘要(七段)、八方、梅花路、折採、中路翻车及刀、枪、剑、棍、鞭、棒、戟、锏等,跟随崔寿山先生多年后,完整的把太极螳螂拳继承了下来。
 
    后来崔寿山先生这样评价纪春亭:在我所教过的徒弟中,没有一个比纪春亭更能吃苦的,此人很有悟性,将来肯定是螳螂拳的一把好手。有一次纪脚底长了个疮并化脓,纪咬着牙一跺脚将脓排出并继续练功。
 
    纪春亭每个星期必须和崔先生进行实战演练一次,这对他以后交手实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纪春亭终于成为太极螳螂拳一代名师。在关外奉天(沈阳)打擂时,把螳螂拳中的“滚龙肘”一招用的精熟,击败所有对手,取得桂冠。
 
    纪春亭在大连开设武馆时,弟子众多,遍布东三省。他对螳螂拳在大连及东三省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纪春亭在丹东授拳时和螳螂拳名家袁子及黄永凯两位先生的关系很好。
 
    二十世纪30年代,纪春亭应当时烟台黄县国术馆馆长、六合螳螂拳名师丁子成及赵乾一的邀请到黄县国术馆,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八极拳名师、神枪李书文,八卦名师宫宝田,共同切磋武技。
 
    纪春亭的太极螳螂拳虽出自和成名于崔寿山先生之手,但他们关系一直甚密,称兄道弟原因有两点:一、纪春亭拜宋子德先生学过六段摘要拳,后从师崔寿山先生。二、纪春亭大崔寿山先生5岁。所以这也是两人一直以兄弟相称的真正原因。按师承关系,应以崔寿山先生代师授徒,更为确切一些。
 
    张楷堂,烟台所城里人,出身于名门大户,曾从师于郝恒禄、郝恒信两位先生,习练郝家梅花螳螂拳。二十世纪30年代,经其叔父张孟家介绍,其父亲将崔寿山先生请入家中,每年以300元大洋学费,专职教授兄弟三人习练太极螳螂拳,后来两位兄长因吃不了苦而放弃,只有张楷堂先生一人坚持了下来。随崔寿山先生习练多年,深得其精髓。
 
    张先生艺成后,因家境富足不以授拳为生,能完全继承张楷堂先生武功的人,只有张春赞、张春铅、周振东、季道成四人,为张楷堂先生的衣钵嫡传。
 
    其中作为张先生大弟子的周振东,现为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山东武术协会会员,烟台武术协会会员,烟台传统功夫委员会副主任,烟台螳螂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烟台市崔寿山太极螳螂拳研究会常务会长,兼总教练。2005年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拳师”。周振东跟随张楷堂先生习练太极螳螂拳十多年,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悟性,深得张楷堂先生厚爱,先后学习了螳螂手、蹦步、乱接,分身八肘(五段),八方,中路翻车,梅花路,摘要(六段),兼习刀、枪、剑、棍等诸多兵器,深得其精髓。
 
    周振东崇尚武德、武艺精湛,几年来跟随其习武者众多,多次率弟子参加国内外及省市地区的重大赛事或应邀表演,多次荣获金奖,作为太极螳螂拳正宗嫡派传人,为太极螳螂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香庭二十世纪40年代师从崔寿山先生习练太极螳螂拳多年,功夫深厚实战经验丰富,为崔先生几位得意弟子之一。在烟台开设“香庭武馆”,崔先生到东三省及大连、回老家莱阳市时,都将自己的武馆交付孙香庭掌管。孙香庭在烟台和老家文登传授弟子众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太极螳螂拳经崔寿山先生的致力传播,很快遍布胶东各地及东三省。
 
    崔寿山先生毕生精力都放在完善和传授螳螂拳上,他遍访武术名家,从各门派中吸取营养,对传统的螳螂拳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其更为系统化、实战化,他在武林界德高望重,拳术上承前启后,拳不厌精,为中国螳螂拳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卓越贡献。 
崔寿山,号彭年,生于1890年,卒于1969年,系烟台市莱阳东诸麓村人。崔先生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祖上为明朝著名大画家崔子忠,字青蚓(1574-1644)。在明朝画坛有“南陈北崔”之说,南为陈洪授,北即崔子忠。作品“藏云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杏宴园集图”等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景元斋和上海博物馆,其他作品多被载入《中国传世名画大辞典》及《中国书画大辞典》。崔寿山能够成为中国近代颇具影响的螳螂拳一代宗师,与其良好的家学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崔寿山是莱阳首富螳螂拳一代大家宋子德先生的外甥,他聪明过人,练功刻苦,勤学好问,加上得天独厚的血缘关系,得到了宋子德先生太极螳螂拳的衣钵真传,为宋子德先生入室八大弟子之首。他经常跟随宋子德先生外出以武会友,也得到了其他门派名师的指教。在跟随宋子德先生数年后,宋老先生见其武功日渐精深,遂将自己心爱的宝剑赠予,剑上刻有宋子德先生的名字,其意为太极螳螂门第一继承人。宋先生对爱徒说:你的武功已达上乘,是为师此生不可多得的门生,螳螂拳后继有人,此乃螳螂拳之幸也,希望你今后一定把螳螂拳发扬光大,莫辜负了为师的期望。
 
    此后三年,崔寿山谨遵宋先生嘱托,身带200块大洋,云游四方,寻师访友,博采众家之长,不断丰富完善螳螂拳法。他以毕生之精力致力于螳螂拳的研究和发展,集各家拳术之所长,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丰富发展了螳螂拳法,也使拳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尤其在实战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技法。
 
    崔寿山先生所著的《螳螂拳谱》是螳螂拳有史以来从理论到实战的提炼总结,内容涉及拳术、兵器等,是最为完整的武学典籍之一,现珍藏于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崔寿山先生本人也被载入《中国武术名人大辞典》。
 
【初露锋芒】
 
    1915年崔寿山随姜化龙、宋子德两位先生到崂山,与武林界名噪一时的一位道士切磋武艺。此人当时在武林界虽有名气,但很狂傲,对螳螂拳心有成见,言谈话语间流露出诋毁之意。交手时有许多武林人士到场观看。崔寿山以必胜之信念,扬螳螂拳之威风,上场与其比试较量。
 
    双方交手后,崔寿山以静制动,并不进攻,专等对方出招,对方则仗其武功高强,身高体壮而进招迅猛,快手相连,步步紧逼,意于快速取胜,怎奈崔寿山防守的密不透风,毫无破绽,道士击手不进反受其制,自知难以取胜,便快速逼近崔寿山右侧,想抓住崔右臂,将其扳到。
 
    崔一见对方露出破绽,迅即闪身用闭手将其来手挡出,速将右腿插入其身后,闪电般用封合手将其双手封住,急转身一记斜分盘肘,将此道士撂出数步之外,扑身倒地,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令人目不暇接,观战的武林人士无不称奇,道士起身拱手称负,从此认识和领教了螳螂拳法的真功。在场的武林人士对螳螂拳也有了新的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两强争胜各具千秋,崔寿山一肘定乾坤。
 
    此后,崔寿山又随宋子德先生到哈尔滨,访友切磋武艺。在一次与擂主的交手中,崔寿山用娴熟的玉环步和屡试不爽的胳肘将擂主击下擂台而获桂冠,使到场的武林高手为之一惊。事后被击败的擂主心悦诚服地说:崔寿山的胳肘如铡刀一般厉害。并告诫武林界朋友切莫与之交手,以免吃亏。从此螳螂拳在哈尔滨名声大振。
 
    有一年,栖霞蛇窝泊镇,一位自称是沧州来的鹰爪拳师,几天内便把当地的三家拳房打的人去屋空。然后独自称霸,并占据原来的拳房开馆授徒。崔寿山听说此事非常气愤,决定教训一下这一狂妄霸道,不守武德的鹰爪拳师,于是,便与师弟赵式廷、于鉴周一起赶赴蛇窝泊,与其比武。
 
    比武那天恰逢集日,四周人山人海,鹰爪拳师拉开硬功架式,双臂左盘右旋,令人眼花缭乱,崔寿山上路虚晃一点,下路用斧刃脚紧连崩点玉环步,然后一记挑抱肘将鹰爪拳师从围观的群众头顶摔了出去,鹰爪拳师羞愧难当,当天晚上即离开了武馆,崔寿山把拳房交还给原主。在当地武林界人士和原拳房主的一再挽留下,崔寿山和两位师弟在当地教授螳螂拳三年,留下了一段在当地传颂多年的佳话。
 
【德艺双馨】
 
    崔寿山先生一生以研练传授国术螳螂拳为己任。虽身怀绝技,但从不以势欺人。他注重武德,心性好善,不傲不燥,谦虚内向,与人交手只点到为数,击败不伤。其尚武为善在胶东及东三省武术界堪称一代楷模。
 
    1925年,春天,莱阳万第镇一位外地拳师,找到崔寿山进门就跪在地上说:崔老师,你一定要帮我说句话。崔先生忙上前扶起并问其原因,原来这位外地拳师在万第镇教拳,一本地拳师要踢他的场子,并赶他走人。崔先生对那位拳师说:不要急,我去和他说。崔先生找到那位本地拳师后,拳师不服气的说:崔老师,咱莱阳是出了名的螳螂拳拳窝子,有你这样的螳螂拳名师在此,他一个外地人在咱眼皮底下教场,太有点目中无人了。
 
    崔先生对他说:螳螂拳是经过历代宗师不断吸取各家拳法之精华,才发展到今天,他在莱阳教新的拳种,对我们有益无害,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有什么不好?说的本地拳师连连点头,心服口服,从此不再寻衅找茬,外地拳师后来登门致谢,很是感激。
 
    1928年,海阳县一八卦掌门人,邀请崔寿山先生到海阳切磋武艺。双方见面一番寒暄后,便交手论英雄,此前崔先生已听说此掌门人武德很好,在当地开馆授徒多年,崔先生不想在众人面前让其失去面子,所以他一改往日进攻快速多变的拳风,上用闭手下用寒鸡步,封住门户,与八卦掌门人走了多次回合,只守不进,周旋避让。
 
    对方多次进招都没有成功,体力渐显不支,八卦掌门人见难以取胜,只好收势。收势后诚恳的说:崔先生好功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愧为宋子德先生高徒,今天崔先生如进招,功夫必定在我之上,但崔先生只守不进,已经是让我了。后来两人成为武林好友。
 
    崔寿山先生有一早期弟子,经朋友引见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军中武术教练比武,将其击败后,被吴佩孚委任为军中武术总教练,并兼任京汉铁路总检察长,主查鸦片和烟土,权势很大。为报答崔寿山先生师恩,多次致信不果后,又登门自请崔寿山先生到军中任职或去安享清福,但被崔先生婉拒。他教导徒弟要本分做人,多为老百姓做好事。
 
    二十世纪30年代,在大连武林界人士的邀请下,崔寿山先生带领长子崔洪照和高足纪春亭来到大连。当时,大连武林界分为两大派,山东为海南派,天津为海西派。两派因多年互有成见而结怨成仇,经常动手交锋互不服气。当时天津帮请武林界很有名望的长拳大师助阵,山东帮请崔寿山、崔洪照和纪春亭撑腰,当时双方都想请名师决斗,以胜负确定各自在大连的武林位置。
 
    崔先生告诫山东帮的武林朋友说:斗则两害,和则两利,要化解矛盾,以邻为善,共同为国术的振兴努力。崔先生请来当地武林界名人和前辈共同协调,终使双方放弃了争斗,重归于好。崔寿山先生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深受大连武术界的敬佩。此后,崔先生帮助纪春亭在大连成立了武馆。崔先生则在大连、烟台两地经常走动,为螳螂拳在大连及东三省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设馆授徒】
 
    崔寿山先生是莱阳国术馆的主要奠基者。早在1912年,崔寿山先生就在莱阳、海阳、栖霞、福山、安徽、烟台、大连等地设馆授徒,教授螳螂拳,并应闻名胶东著名商行烟台“福顺德”汇兑庄老板梁善堂先生的邀请,到其老家胡家崖教拳,决心为螳螂拳的发扬光大和增强国民体质开创一条新路。
 
    1933年,由崔寿山倡导,与师弟赵式廷,于鉴周、王玉山及李坤山、刘竹园、张仲臣六位螳螂拳名师共同发起成立了莱阳国术馆。在成立大会上,举行了武术表演,崔寿山先生表演了拿手的螳螂拳八肘。他以超群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拳技使在场的人大开眼界,无不拍手叫好,当年场景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后来在省城济南举行的一场大规模比赛上,崔寿山先生凭借其扎实的武功和独到的螳螂拳法,一举拿下大赛的拳术第一名,并留下了山东国术莱阳为冠的美谈。
 
    在抗战期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莱阳国术馆先后有50多位学员参军抗战,并投入抗战第一线,国术馆第一批学员张家宪等,参加了著名爱国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部队的大刀队,并任军中武术教练,教授螳螂拳,并传授莱阳国术馆崔寿山先生所传太极螳螂拳的“银龙出水刀”法。
 
    在“七七事变”卢沟桥战役中,张家宪同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师长赵登禹将军,及大刀队员坚持浴血奋战,纷纷立下“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激战中,张家宪用大刀接连砍下七个日本鬼子头颅后,与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等壮烈殉国,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其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在给张家宪的父亲、爱国绅士张哲生先生的来信中说:张家宪在卢沟桥战役中,为抗击日军入侵英勇奋战,砍杀日寇七人,最后喋血南苑,死而荣光。张哲生先生在莱阳城大街上,当众挥舞并宣读来信,哭泣着对众人说:我大儿子张家宪在卢沟桥为抗日捐躯,死得其所,死的光荣。众人赞叹道:张家宪抗日殉国为张家争光,为莱阳争光,也为国术馆争了光!
 
    莱阳国术馆名声大振后,烟台武林界人士多次邀请崔寿山先生到烟台传授螳螂拳。崔先生为了螳螂拳更好的传播,发展和弘扬,毅然来到烟台先后开设了“寿山国术社”、“寿山武馆”和“崔寿山拳房”。在烟台传授螳螂拳期间,崔寿山先生为螳螂拳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崔氏武馆门庭若市,众多弟子现已遍布胶东各地。
 
【忠心爱国】
 
    崔寿山先生不仅武艺高强,其民族感爱国心也很强,抗战期间在烟台开设武馆时,一日本宪兵队长,来到武馆想比试武功,崔先生对日本宪兵队长说:我站在这里,你要是能把我摔倒,就算你赢。
 
    崔先生说完就站好马步,双手交叉于胸前,让日本宪兵队长一个后搂腰,日本宪兵队长从后面将崔先生狠狠搂住,使尽浑身力量,将崔先生抱的双脚离地,然后尽全力向地下摔去,可是摔下后,崔先生仍是马步毫不动摇。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复多次,日本宪兵队长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如牛,也没有摔倒崔先生,不得不松手认输,承认中国功夫好。
 
    后来日本宪兵队长想跟崔先生学中国功夫,学费出价很高,崔先生心中愤怒:“我中华武术岂能传给倭寇,用以欺负中国人。”遂以语言不通拒绝。事后学生们问崔老师,日本人出高价你为何不教他?崔老师义正辞严的说:我不能当汉奸卖国贼,教日本人打中国人。他就是给我金山银山,我也绝不教他!
 
    1943年,与日伪狼狈为奸的国民党顽固派,驻莱阳国民党十二师少将师长兼保安司令赵保原闻其武功高强,便以团职教练委任,崔寿山先生不愿为国民党卖力,断然拒绝。 
 
1946年,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莱阳吴格庄,司令员许世友将军、政委林浩将军闻听崔寿山先生武功超群,武德高尚,叹为难得,亲自致信邀请崔寿山先生为武术教官。
 
【悉心传授】
 
    崔寿山先生教授学员都是亲自示范,从不敷衍和误人子弟。崔先生经常讲,不教则已,教则必以真实手法传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真传,练真功,螳螂拳才会后继有人,创新发展,相传久远。
 
    崔先生的许多学生学拳前都是有病在身的,学拳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而习练螳螂拳必须具有健壮的体魄,崔先生对有病的学生总是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采取先治病后练拳的方法,即采用太极螳螂拳独到的排功疗法,先将病治好而后再授拳,有许多学生是治好病后习练螳螂拳,而颇具造诣。
 
    崔寿山早年学生崔俊,莱阳崔格庄人,年轻时得了肝硬化病,是崔先生用排功法先将病治好,而后练拳直到84岁去世。烟台市学生林容甫拳师,年轻时体重达280多斤,连行走都困难,是崔先生用排功法将其体重减至160斤,然后多年坚持练螳螂拳,一直到2002年90岁去世。
 
    刘兆芳拳师,烟台市莱山区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身患严重疾病痛苦不堪,为强身健体投在崔先生门下练拳习武,经过太极螳螂拳排打功的训练,病去体强,遂对太极螳螂拳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崔先生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方法的指导下,自己勤学苦练,闻鸡起舞,又与师兄弟一起演练拉封手等,技艺大进,深得崔寿山先生的厚爱,将崔寿山先生系统的训练方法,完整的继承了下来,并致力于家乡太极螳螂拳的推广,回顾习武一生,他幸运自己投身名师之门。
 
    刘兆芳拳师在回忆崔寿山先生传授太极螳螂拳时说:太极螳螂拳不仅是套路中手法、身法、步法巧妙绝伦;更深奥精妙的是,两人对练封手。在拉封手中两人可将自己喜爱的手法招式及练功程度在对方身上验证。
 
    只有通过这样的演练,才能在实战中出自心灵,发自性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胜敌于瞬时而不自觉。崔先生经常教导弟子,善拳者不宜出手,出手必用全力,善拳者不宜交锋,交锋必见胜负。
 
    刘兆芳拳师还回忆说:在与崔老师演练封手时,只要一与崔老师搭上手,崔老师即使闭上眼,你也休想把手拿回去,可随你的任何动作转换手法,真正体现了太极螳螂拳的粘、拈、挷、贴的拳法要点,欲达到崔老师如此境界,唯有勤学苦练,细心揣摩,精心钻研,别无捷径。
 
【传承事略】
 
    崔寿山先生亲自传授的太极螳螂拳弟子很多,其代表人物有长子崔洪照、纪春亭、张楷堂、孙香庭、石明德、刘兆芳等。
 
    崔洪照,崔寿山先生长子。自幼随父习武,秉承了父亲的武学天赋,武功卓著,得其父太极螳螂拳衣钵真传,拳术、器械无所不精,尤为擅长技击与散打,经常与武林界人士切磋武艺。
 
    1934年莱阳国术馆举办武打比赛,有本县及外县200多名武术界人士参加,崔洪照以精湛的太极螳螂拳法,夺得大赛武打第一名。
 
    崔洪照最为拿手的摘要七段,为螳螂拳中的地躺拳,练拳时人要倒地,双腿奋力向上攀击,如同乌龙绞柱,只是身体并非一下子起来,而是以肩为轴,身体腾空,双腿反复旋转如同旋风,演练起来颇为壮观,没有相当武术功底的人无法演练,崔洪照以此招法与人交手,无人敢与之近身。
 
    在我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崔洪照秉承了崔寿山先生的爱国情操,不断寻找时机袭击侵华日军兵士。当时,大连、旅顺全被日军占领,港口码头等重要关口全是鬼子把守巡逻,一天,码头上一日本兵在殴打码头工人,崔洪照见到后上前与鬼子交手,鬼子被崔洪照一记“螳螂腰斩”,用挂腿将日本兵打到海里。
 
    崔洪照常于傍晚时分悄悄来到海边,若遇到疏于防范的日本鬼子,则上前一腿或远处一镖,斩杀后扔入海中,白天在闹市区,遇到排队巡逻的日本鬼子,便尾随其后,瞅准机会,对着走在最后的日本兵后脑左劈右砍,待前面的鬼子发现后,洪照早已混入人群不见踪迹,无奈只好抬着死伤的鬼子回去报告,一时间,大连的鬼子兵巡逻时无人敢走在后面。
 
    每当鬼子全城搜捕时,洪照便躲进纪春亭家中,纪春亭当时是大连著名资本家和武术家,也是崔寿山先生代师授徒之弟子,被大连武术界称为“纪虎”,由于纪春亭在大连的特殊地位,日本人也要让其三分,自然不会进门搜索,洪照如此胆识和武功可见一斑。 
 
然天妒英才,不久之后,洪照身染恶疾离开人世,年仅三十几岁。洪照一生性如烈火,嫉恶如仇,对太极螳螂拳造诣颇深,他的去世对太极螳螂门派是一大损失,崔寿山先生曾评价“洪照武功不在纪春亭之下”,尤其是甘洒热血的爱国情结,天地可鉴,当为我辈习武者之表率。
 
    关于崔寿山先生与纪春亭的师承关系,武林界知根知底者不多,多认为崔、纪为一师之徒,及师兄弟关系,笔者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现将一些史记性、真实性资料公布于众,以正视听。
 
    纪春亭在烟台市是很有名气的大买卖家,有“三星宫”、“雅江泉”、大车店、武馆等多处店铺,在西沙旺有200多亩果园,在市内小海阳街等有多处房产和买卖,并设武馆授徒教长拳。
 
    纪春亭久闻宋子德先生大名,内心仰慕已久,经朋友引见,第一次见面是在“丹桂”戏院,当时宋子德先生坐在戏院内凳子上,两手放于膝盖,见面后朋友介绍说:这就是莱阳螳螂拳名家宋子德先生。
 
    宋先生刚想起身握手,纪春亭想试一下宋先生的功力如何,运足气用双手按住宋先生放在膝盖上的手,口说不用客气,宋先生一看纪春亭不宣而战,一见面就试手,便顺势一个螳螂手,拽住纪的肘部,借力一拉,口说请坐,纪春亭便一腚跌坐在宋先生身边的凳子上。
 
    纪春亭本想先发制人,却被宋先生来了个下马威,心中一惊,禁不住脱口而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先生确实好功夫。当即要拜宋先生为师,宋先生感觉纪春亭傲气无礼,不想教他便没有答应。
 
    后来,纪春亭动用了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和场面上的人物帮助说情,并亲自登门表明心迹,要求拜师学艺。宋先生当时考虑,纪春亭在烟台是有名望的人物,不好直接回绝,便以学费昂贵为由,想让纪春亭自己打消念头。
 
    宋先生对纪说:我们这门螳螂拳拳好价高,你学的起吗?纪春亭铁了心要学螳螂拳,便说有价就行,要多少钱?宋先生说:100块大洋一段拳,想学摘要六段拳,共需大洋600块。纪春亭一点也没有犹豫,当即回答:行。
 
    宋先生本想纪会退却,没想到纪如此痛快,宋先生与姜化龙先生商量后才决定教授纪春亭,从此,纪春亭跟随宋子德先生习学太极螳螂拳,半年后宋先生要回老家,纪春亭赠送宋先生300两白银,要挽留宋先生。
 
    宋先生凭半年来的亲身体验,认为纪春亭在身体素质、性格及悟性等方面都是难得的武术人才,对太极螳螂拳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于是说:我回老家后一定会派一把好手来教你,就是我的大徒弟崔寿山,他来之后你见识一下他的功夫就知道了。纪春亭无奈,只得等崔寿山的到来。
 
    崔寿山遵师嘱到烟台与纪春亭会面后,纪春亭当即提出,要到他后面的拳房走两圈,也就是要试试手,纪春亭当时想,你虽是宋先生的得意门生,但我也是烟台商界及武林界有影响的人物,不经比试武功就让我跟你学拳,我纪春亭心有不甘。
 
    崔寿山来之前已从宋先生口中得知纪春亭的武功及为人,到拳房后,崔先生对纪春亭说:我就用你所学螳螂拳摘要中的手法与你交手。说完两人开始比武,交手中崔寿山用螳螂拳摘要中的勾打掌手雷,和纯熟的滚龙肘,将纪挫败,纪深感惭愧自叹不如,从此心悦诚服的跟崔寿山先生学习太极螳螂拳。
 
    当时纪春亭在烟台西沙旺盖有数间瓦房,专供练拳,并用海带草做成垫子铺于地上,纪春亭跟崔先生学拳,拉封手和实战摔打都在此演练。春亭跟崔先生学拳和实战演练时,从不让外人观看,因此当时情景无人知晓,纪学了一段时间后,认为功夫差不多了,便在他市内的拳房与崔先生当众比试拳法。
 
    两人一交手,崔先生用螳螂拳中的阴阳迭掌将纪击于墙上,并反弹下来扑倒在地,纪当时跌得昏了过去,崔先生用掐人中的方法使纪苏醒过来,通过两次交手使纪心服口服,领教了崔寿山先生的武功和太极螳螂拳的厉害。
 
    从这以后开始脚踏实地跟随崔先生学习螳螂拳,如螳螂拳的基本功、排功、三回九转气功、八段锦、封手、乱接、蹦步、八肘(五段)、摘要(七段)、八方、梅花路、折採、中路翻车及刀、枪、剑、棍、鞭、棒、戟、锏等,跟随崔寿山先生多年后,完整的把太极螳螂拳继承了下来。
 
    后来崔寿山先生这样评价纪春亭:在我所教过的徒弟中,没有一个比纪春亭更能吃苦的,此人很有悟性,将来肯定是螳螂拳的一把好手。有一次纪脚底长了个疮并化脓,纪咬着牙一跺脚将脓排出并继续练功。
 
    纪春亭每个星期必须和崔先生进行实战演练一次,这对他以后交手实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纪春亭终于成为太极螳螂拳一代名师。在关外奉天(沈阳)打擂时,把螳螂拳中的“滚龙肘”一招用的精熟,击败所有对手,取得桂冠。
 
    纪春亭在大连开设武馆时,弟子众多,遍布东三省。他对螳螂拳在大连及东三省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纪春亭在丹东授拳时和螳螂拳名家袁子及黄永凯两位先生的关系很好。
 
    二十世纪30年代,纪春亭应当时烟台黄县国术馆馆长、六合螳螂拳名师丁子成及赵乾一的邀请到黄县国术馆,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八极拳名师、神枪李书文,八卦名师宫宝田,共同切磋武技。
 
    纪春亭的太极螳螂拳虽出自和成名于崔寿山先生之手,但他们关系一直甚密,称兄道弟原因有两点:一、纪春亭拜宋子德先生学过六段摘要拳,后从师崔寿山先生。二、纪春亭大崔寿山先生5岁。所以这也是两人一直以兄弟相称的真正原因。按师承关系,应以崔寿山先生代师授徒,更为确切一些。
 
    张楷堂,烟台所城里人,出身于名门大户,曾从师于郝恒禄、郝恒信两位先生,习练郝家梅花螳螂拳。二十世纪30年代,经其叔父张孟家介绍,其父亲将崔寿山先生请入家中,每年以300元大洋学费,专职教授兄弟三人习练太极螳螂拳,后来两位兄长因吃不了苦而放弃,只有张楷堂先生一人坚持了下来。随崔寿山先生习练多年,深得其精髓。
 
    张先生艺成后,因家境富足不以授拳为生,能完全继承张楷堂先生武功的人,只有张春赞、张春铅、周振东、季道成四人,为张楷堂先生的衣钵嫡传。
 
    其中作为张先生大弟子的周振东,现为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山东武术协会会员,烟台武术协会会员,烟台传统功夫委员会副主任,烟台螳螂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烟台市崔寿山太极螳螂拳研究会常务会长,兼总教练。2005年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拳师”。周振东跟随张楷堂先生习练太极螳螂拳十多年,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悟性,深得张楷堂先生厚爱,先后学习了螳螂手、蹦步、乱接,分身八肘(五段),八方,中路翻车,梅花路,摘要(六段),兼习刀、枪、剑、棍等诸多兵器,深得其精髓。
 
    周振东崇尚武德、武艺精湛,几年来跟随其习武者众多,多次率弟子参加国内外及省市地区的重大赛事或应邀表演,多次荣获金奖,作为太极螳螂拳正宗嫡派传人,为太极螳螂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香庭二十世纪40年代师从崔寿山先生习练太极螳螂拳多年,功夫深厚实战经验丰富,为崔先生几位得意弟子之一。在烟台开设“香庭武馆”,崔先生到东三省及大连、回老家莱阳市时,都将自己的武馆交付孙香庭掌管。孙香庭在烟台和老家文登传授弟子众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太极螳螂拳经崔寿山先生的致力传播,很快遍布胶东各地及东三省。
 
    崔寿山先生毕生精力都放在完善和传授螳螂拳上,他遍访武术名家,从各门派中吸取营养,对传统的螳螂拳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其更为系统化、实战化,他在武林界德高望重,拳术上承前启后,拳不厌精,为中国螳螂拳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卓越贡献。 
(本文作者石民琦系崔寿山老师的外孙)
傅剑秋
<< 上一图集
王玉山
下一图集 >>

热门图集推荐

更多»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