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太乙五行拳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0-08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为:道家全真教龙门派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或称武当道家龙门派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从该拳的原名中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此拳是典型的中国道家全真教正宗龙门派的传统武术拳种。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和大成拳

太乙五行拳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为:道家全真教龙门派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或称武当道家龙门派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从该拳的原名中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此拳是典型的中国道家全真教正宗龙门派的传统武术拳种。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和大成拳(也有心意拳或心拳、意拳的称谓)等中国内家拳的风格与特点、乃至其指导思想等内涵无不源于或脱胎于《武当太乙五行拳》及其武当道长张三丰创编的《太极十三式》。如果说,陈氏太极武术是我国太极拳运动普及起源的话,那么《武当太乙五行拳》则是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和大成拳等我国内家拳拳法与功法的理论指导起源,其地位与作用仅次于武当张三丰丹士的《太极十三式》。

一、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道家龙门派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之历史渊源
    中国道教北五祖之一王重阳(1112-1170年),于金代在山东宁海创立了全真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并培养出在当代及历史上都声名赫赫的高徒“全真七子”;其中被称为全真长春子的邱处机(1148-1227年),发扬光大了中国全真教,于元代在陕西龙门山(今宝鸡市境内)创立了全真教龙门派,其主张的敬天爱民和戒杀养生的道家思想及高超精湛的武功深受元太祖成吉思汗所敬仰,赠其虎符及玺书,并诏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后又下诏将其主持的天长宫改名为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飞升后又追封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明代弘治(明孝宗朱佑樘)年间(1488-1504),湖北武当山(以区别于山西的北武当山)紫霄宫全真教龙门派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根据汉末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全真教龙门派邱处机等师徒传承下来的吐纳、导引、技击等内功与技巧、以及武当丹士张三丰创编的《太极十三式》融练而成为《武当道家龙门派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即现在的《武当太乙五行拳》。
    这就是武当太乙五行拳在中国道教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中国全真教三教合一兼蓄并用的思想、中国传统仿生学、中国阴阳变化理论、中国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中国中医经络学说、中国传统吐纳气功、中国太极十三式学说、中国术数、中国擒拿术和中国跌扑法等方面的历史渊源。

二、武当太乙五行拳之基本要求及风格特点
    武当太乙五行拳以养气健身、制敌自为为旨归,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要求心息相依、腰随胯转、运行均缓、动静自如,两手环抱、脚走弧线,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演练在方丈卧牛之地即可。
    其中,养气健身、制敌自为的宗旨充分地体现了老子《道德经》中的柔弱胜刚强的以柔克刚思想;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同样来自于以柔克刚思想,并运用意识活动积极主动地化解外来之力或借力打力,决不与其蛮力顶抗;心息相依、腰随胯转、运行均缓、动静自如的要求更加体现了道家和中医理论提倡的呼吸平和,以胯为先锋和以腰为轴的均缓运行法则以及才能达到动静自如的良好与精神饱满的演练或技击状态;两手环抱、脚走弧线将的是武当太乙五行拳的手法与步法的外形特点;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是形象地描述出武当太乙五行拳的运劲特点,即要像蛇一样的曲折绕行的进与退,又要像春蚕吐丝一样的折叠缠绕;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则是武当太乙五行拳鲜明的技击特点,用心和意迎取敌之要害与穴位,用擒拿手或封闭手来跌扑敌之重心;演练在方丈卧牛之地是武当太乙五行拳的行拳风格,即在方丈卧牛那么大点的平地即可进行演练,我想这是在武当山缺少较大面积平地的实际地理环境下逼出来的演练风格,同时也非常适合于尚意不尚力和贵化不贵抗的擒扑封闭技击特点。

三、武当太乙五行拳之基本动作
(一)基本手型手法有:八字掌、扣指掌、虎爪掌;劈掌、戳掌、按掌、插掌、砍掌、正缠手、反缠手(封闭手)和擒扑手。
(二)基本眼法是:两眼随动作变化与手法、腿法、步法和身法协调配合,做到势到神随,意识集中,形神合一;定势目平视前方或主攻手,动势手眼相随。
(三)基本身型身法是:腰随胯转、肩胯相合,周身协调、圆滑灵活,松柔和缓、完整一气。
(四)基本腿法有:蹬腿、踹腿、铲腿、撩腿。
(五)基本步型步法有:虎步裆(即马步)、熊步裆(即弓步)、狮步裆(即仆步)、鸦雀裆(即虚步)、寒鸡裆(即丁步)、盘蛇裆(即歇步)、鹿步裆(即横档步)、鹤步裆(即独立步);扣步、摆步、插步、碾步、进步、退步和定步。

四、武当太乙五行拳之基本功——武当太乙九宫旋转十二法
武当太乙九宫旋转十二法是武当太乙五行拳的基本动功,也称武当太乙九宫旋转十二行桩,因其桩步变化是按照河图洛书中的洛书顺序,桩身变化是按照左右旋转阴阳鱼为基础进行演练的,故称武当太乙九宫旋转十二法。其具体十二行桩功法为:
1、太极阴阳鱼(练习两下肢的盘根劲),  
2、泥宫旋天掌(练习两肩及臂腕上方的缠化劲),  
3、黄庭转地掌(练习两肩及臂腕肩下方的缠化劲),  
4、混元乾坤掌(练习擒拿时的腕肘扭合折叠劲),  
5、九霄追魂掌(练习穴位的戳顶劲), 
6、地渊还魄掌(练习腕部的圆活劲),  
7、玄冥分水掌(练习擒拿封闭劲),  
8、神光集火掌(练习擒腕的顶穴劲),  
9、逍遥遮日掌(练习腿部及掌根的封绊劲),  
10、空灵搂月掌(练习小臂及双手的封化劲),  
11、顾盼追风掌(练习扣穴的指捏劲),  
12、盘旋拨月掌(练习欠身引化功夫及小缠腕劲)。

五、武当太乙五行拳之拳谱简介
混元一气旋转乾坤,白猿出洞双峰拜日;
勒马悬崖海底顶云,蛟龙泯溕雷劈山洪;
犀牛望月转身托天,青狮抱球闪跃金庭;
豹子含美仰颈惊林,大鹏展翅震惊群兽; 
花鹿采芝俯饮清泉,黄蟒吐津戏引蝼群;
鲤鱼打挺波浪滔天,雄鹰探山双擒鸡群;
仙鹤腾空飞舞风云,金猴窃丹炉火皆平;
青蛾探月波平浪静,黑熊反掌威震森林;
金蟾得度醉卧瑶池,喜鹊登枝寒立梅荫;
苍龙入海意守心宁,野马抖鬃烈性飞腾;
神猿入洞性归心田,彩凤凌空百鸟齐鸣;
伏虎灵台永守黄庭,抱元守一正气长存。

六、武当太乙五行拳之其他辅助功法
(一)武当太乙柔手功
1、左右定步单柔手,活步单柔手;
2、左右定步双缠手,活步双缠手;
3、左右定步单柔腿;
(二)武当太乙柔身穿(即双飞燕)
(三)武当太乙散架功
(四)武当太乙柔臂功(即推磨转)等。

视频信息原视频地址链接>>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