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心意六合拳拳史(六)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11-27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推论:心意六合拳是少林武功的发展与完善,是姬际可先生在掌握了少林寺枪棒法与心意把拳法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其一生的总结、实践与提高而创立的一个完整的拳学门派

嵩山少林寺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明末农民起波及河南,少林寺为明政府效力,积极投身到镇压起义的行列。崇祯十四年至崇祯十七年(1641-1644年),登封矿工李际遇领导矿工及农民四、五万人起义,扎营在少室山天险之顶“御寨”。(见乾隆《登封县志》)由于当时少林寺武僧处处与农民军为敌,李为消灭这一肘腋之患,“乃佯与结纳,日以金啖主僧……”。一日,李乘寺僧“斋沐焚诵”之际,“率数百人,裹甲以入,径至经堂”,把在场寺僧全部杀死。(见《中州杂俎》)从此以后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河南官员张思明因祭祀中岳来到少林寺时,少林寺依然是“法堂草深,宗徒雨散矣”,“已积四十余年矣。”(见张思明《重建慈云庵碑记》)同年,在张的倡议之下,遂开始整修重建少林。从康熙到道光末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清政府对少林寺特别重视,多次整修,扩大规模。康熙皇帝曾为寺院亲书匾额;雍正皇帝也曾亲览整修寺庙的图纸;乾隆皇帝更是亲临少林,诗、匾、联同举,迄今犹存。可见民间传言是不可信的。

姬际可的生卒时间为万历三十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02-1683年),其中年时刚好是少林寺“宗徒雨散”、“藤萝塞户”之时,姬际可此时来少林传艺之说根本无从谈起。而少林寺重建之日,姬际可已然去世,又何来少林举寺哀悼颂经,刻碑立像而载之?若果然有立像之碑,现在哪里?所以,我觉得发掘历史必须以实物或者活体为对象,要言之有据,而不能凭空臆测,更不能轻信传说。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推论:心意六合拳是少林武功的发展与完善,是姬际可

先生在掌握了少林寺枪棒法与心意把拳法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其一生的总结、实践与提高而创立的一个完整的拳学门派。该拳派的大约成型于康熙初年,其后又经过历代先师们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它比较完善的拳理、拳法体系。其高超的技法与精辟的拳学理论,对中国近现代拳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心意六合拳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五、从“四把”看心意六合拳与形意拳的血缘关系。

“四把”是心意六合拳中唯一一趟连环演练的拳法套路。近代以来,对“四把”的解释有很多。有人说“头、肩、肘、手”谓之四把;也有人说“上三把加足下一把”谓之四把等等。更有人编造出上中下三路四把套路来,实在是够热闹的。实际上,“四把”就是四把,由于心意六合拳习惯上将一个拳势称为一把,所以,所谓“四把”,就是四个心意六合拳常用的拳势而已,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意思。这一点,我们只要对照一下形意拳中的“四把”就能一目了然了。

在对照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考察一下形意拳的由来以及河南派马学礼心意拳一支的传递情况。

1、按照传统的说法,姬际可先生创立心意六合拳之后,将其传授给了安徽贵池曹继武与河南洛阳马学礼。然后由曹继武传授山西祁县戴龙邦,形成了后世的“戴氏心意拳”。戴龙邦又传直隶(河北)深州李洛能,李在山西太谷教拳时,将戴氏心意拳改称为“形意拳”。

据山西派心意拳传人考证:“戴龙邦,字尔雷,生于清康熙五十五(1713)年,卒于嘉庆七(1802)年。戴龙邦自幼习练家传长拳与丹田功法,后随父在安徽池州经商时得遇心意大师曹继武,并拜之为师,习艺十年归晋后,与其子戴文雄(二闾)将祖传之丹田功法与曹继武所传之心意内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心意拳内家功法,丹田功法亦由此而大成。”

但是,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论证过曹继武并非心意六合拳传人,而戴龙邦也应该按照家谱写为戴隆邦(字兴国)。不过,由于我们这里并不是考证形意拳的历史,所以不想过分详细地深究其中的真伪。至于戴隆邦究竟从哪里学来了心意六合拳?其老师是究竟是李政,还是岳家军大将牛皋的后人牛希贤,我们都不想深究。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戴的老师是谁,都应该肯定他是学到了姬际可拳法的真髓。否则,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戴氏弟子李洛能改“心意”为“形意”,而使形意拳名满武林。更不可能有郭云深弟子王芗斋改“形意”而为“意拳”,纵横天下的盛况了。从这里也就同时印证了过去许多心意六合拳门人所讲的,所谓“姬际可教拳,对内教‘心意’,对外教‘形意’……”云云,是毫无根据的“妄贬”之辞。

2、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姬际可拳法特色的,应该算在回民之中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因为回民具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文化上与汉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不大容易运用中国传统的道学、哲学与武学思想与方法来改造心意六合拳。所以基本上保持了原传的风格与技法,使心意六合拳象是一个活的文物一样,从遥远的清代传递到了现代。

在河南回民中首传心意六合拳的,是洛阳回民马学礼。

马学礼,大约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卒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河南洛阳马坡村回民(后迁居北窑村)。传统的说法是马学礼从学姬际可,但根据现在的考证,姬际可卒于康熙二十二年,也就是说,马学礼出生时,姬际可已经过世多年,根本不可能直接传授马学礼。而且,王自诚拳谱上说:“……然得姬老师之真传者,惟其南山郑氏一人焉……”也从一个侧面对此有所印证。那么,马学礼的老师是谁呢?

有人说是曹继武,也有人说是南山郑氏。当然,曹继武是不可能的。那么南山郑氏呢?或许是,或许不是,现在根本无从考证。总之,马学礼的老师肯定是姬际可的亲传弟子,至于是谁——大概永远都是一个谜了。

马学礼学得此艺后,作为护教拳法在河南回民中广为传授,成为回民的看家拳术。由于当时回汉矛盾很重,所以回民对此拳严加保密,决不传给汉族人。形成了日后的保守传统,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被打破。

马氏之后,河南的心意六合拳主要形成两个分支:一为南阳支,一为洛阳支。

南阳支心意六合拳是由马氏弟子张志诚(南阳人)首传的。张志诚传于外甥鲁山人李政(镖师);李政传其友张聚;张聚传鲁山西关里虎桥买壮图(1829-1892年);买壮图授徒颇多,以西安安大庆、周口袁凤仪最为有名;安大庆之徒宝显廷,名鼎(1860年-1947年),传艺于关中、川北;袁凤仪传弟子六十三人,出名者仅尚学礼(1865-1939)、杨殿卿、卢嵩高(1873-1963)三人而已,号称“周口三杰”;卢嵩高30年代到上海教拳传海肇香、解兴邦、李尊思、于化龙、凌汉兴、满锡豹、张兆元等数十人;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卢氏的亲传和再传弟子们又将心意六合拳传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

洛阳支心意六合拳是由马学礼的外甥马兴(1755-1845年)所传。该支仅传习于洛阳东关、北窑、马坡、塔湾四处回民中,现已传七世,即“马学礼——马兴——马梅虎——刘万义——马梦洛——孙顺福——孙友恒等”。

现在,我们回到“四把”的问题上来。

心意六合拳的“四把”套路,实际上由三个部分组成:由起式到鹰捉虎扑为第一部分;由猛虎回头到怀抱顽石为第二部分;收势(三盘落地)为第三部分。其第一部分主要由四个拳势组成,即践步横拳、挑领、鹰捉、虎扑等。该部分在实际演练中必须多次重复(一般三次),可见其重要性。

再看心意拳谱上的四拳势论: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梢;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四平足下抛。讲的就是以上第一部份的四个拳势。

那么,在形意拳中有没有“四把”呢?当然有。形意拳中的“四把”,实际上就是形意十二形中的“鸡形”,形意门中称为“鸡形四把”。我们经过对照,十分容易地能够看出,所谓“鸡形四把”中的“行步右炮拳(也有的称为崩拳)”就是“践步横拳”;“金鸡上架”接“金鸡报晓”就是“沉劈挑领”;“金鸡闯群”就是“鹰捉”;“金鸡啄米”就是“虎扑”的变形。而且其“行步右炮拳”之后的“金鸡抖翎”转身动作,与心意四把的“践步横拳”之后的“鹞子入林”转身式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形意拳的“鸡形四把”与心意六合拳的“四把”第一部份无论从动作形态还是套路构成、排列上都高度相似,几乎可以视为完全一致。这是偶然的吗?

我们知道,形意拳是在李洛能之后才正式定型的。那么,将心意六合拳的“四把”改型为形意十二形的“鸡形”,说明李洛能肯定完整地向戴家学习了这路动作(我们知道此时戴家与河南心意是没有交流的),只是我们无法肯定是戴家还是李洛能完成了这种改造。不过,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比照清楚地说明了“四把”这路拳法的古老性,它不可争辩地证明了“四把”乃是心意六合拳在姬际可时代的原传套路。它或许是姬氏所创造,或者更加古老。同时也印证了心意六合拳门中流传的“四把”的来源说并没有错误,即“四把”第一部份为姬际可的原传,后面的两个部份乃为后人所添加。至于添加者是张聚还是买壮图,现在看来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有待进一步考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意、形意乃为一家。虽然在以后的各自发展中在形态上稍有变化,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两家门人应该加强团结与交流,而不应该相互菲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形意拳实质上依然没有脱离心意六合拳的本质特色,其后期被人为所添加的所谓道家伦理特色并不能掩盖其实质,所以不应该被视为“武当派”拳法。我们认为,拳法就是拳法,无论什么拳法都应该内外兼修,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少林派视为“外家”,把武当派视为“内家”,内家、外家之说本无道理,扯佛扯道的更不可取。我看,中国武术界那种动不动就谈佛论道,动不动就区分内家、外家的习气该改一改了。

以上,我们只是以“四把”为据说明了心意、形意的渊源关系。实际上,从心意、形意的拳术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相似乃至相同之处。比如:形意五行拳中的“崩拳”就是心意的“穿拳”;“炮拳”就是“括边炮”;“劈拳”就是“鹰捉”;“横拳”就是“裹横”等。所以,我们看拳法的相同之处,不能只看外部形态,还应该关注其内在的劲力、劲意形态及其具体的功用,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聪明之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