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格斗 擒拿 泰拳 太极 陈式 杨式 门派 青城派 武当派 热门 拳击 截拳 国术 点穴 形意 健身 硬功 气功 图库 武术 太极 论坛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9

http://www.tjgongfu.com 来源:未知 编辑:发表时间:2018-09-24

三步调息法:调息法者,即调和气息之谓也,分为努力呼吸(后天)、丹田呼吸(先天)、体呼吸(周天)。此三种呼吸,乃是修道始末根本功夫,由粗入细,由细入微,由微入道。

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9
 
      三步调息法:调息法者,即调和气息之谓也,分为努力呼吸(后天)、丹田呼吸(先天)、体呼吸(周天)。此三种呼吸,乃是修道始末根本功夫,由粗入细,由细入微,由微入道。
    若论其极,绵绵若存,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呼吸不从鼻中而出,从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云蒸雾起,往来而出入。道至此,全体安舒,悠悠而入于极乐世界矣。
    努力呼吸,不单指用力呼吸,我们平时的呼吸,也是努力呼吸。此呼吸是一种反应,心脏有毛病,会反应在呼吸上,地球生态也会反应在呼吸上。因为带有被迫性,所以叫努力。
    努力呼吸反应地球生态,丹田呼吸反应太阳系。
    突破了努力呼吸,可有初步通感。海龟突破了努力呼吸,龟壳与星辰发生感应,可以定位,海中作万里游而不迷路。海龟的智商达不到识别星辰的程度,但它在智商之外达到了,这是丹田呼吸的妙效。
    丹田呼吸其实不是呼吸,因为肠子不是呼吸器官。但按照道家的理论,每一个内脏在基本功能之外,还有一个玄妙的功能,比如肺部是呼吸功能,同时调节肉体与气候相应,动物随季节而增减皮毛,便是肺调控的。
    心和肺是胸腔最重要的两个器官,这两个器官化生出小肠和大肠延续到腹部,在消化、排泄功能之外,延续着肺的适应功能和心的判别功能,等于把心、肺的功能放到腹内来锻炼。
    心肺无法直接练,所以要以它们的延生器——小大肠来练。心肺共生了脑,肠是大脑的同根生,脑和肠的形状也相像。传下来的口诀是“脑袋跌入腹”,练腹就是练脑。
    小大肠是简单的肉皮管,而这个肉皮管里无中生有了,生出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变化,真是“丹田有宝”。
    丹田呼吸,是大小肠的演化。等于以大肠呼吸、以小肠供血,肺部、心脏的活动被替代了,所以会出现呼吸微弱、心律放缓的效果。
    但并不是真的大肠呼吸、小肠供血,大肠没法呼吸、小肠没法供血,但大肠小肠发生了另一种作用,与呼吸、供血的效果相同,这便是丹田呼吸的真相。
    太阳系的运行,就相当于人体的炼丹,李老年轻时访薛颠,问什么是丹,薛颠回答:“太阳是个丹。”
    某科学理论认为,九大行星是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它们受太阳控制,完全依附于太阳。按照道家的说法,则相反,太阳是九大行星炼出来的,九大行星滋养出了一个太阳。
    古代传说中,龙是炼丹的,它用自己的身体炼出一个丹,名为龙珠,然后自身反受其益。龙珠的生成方式相当于道家概念里太阳的生成方式。
    在疾病传播上有交叉感染,太阳与行星的关系,人体器官与丹的关系,跟交叉感染近似,不是绝对的谁主宰了谁,谁生成了谁。就人体而言,如果没有丹,人就无法生成人体,人正是凭着一点丹,而受生成人的,而五脏六腑如果不能发挥反作用,再来生成丹,人就早衰早亡了。
    其实每个人都在炼丹化丹,否则小孩无法长大,大人活一日就死。那些即生即死的细菌、昆虫,就是炼丹化丹的力量太弱。人比细菌的炼丹功能大,但还是弱的,不足以抵消自身的耗费,需要专门修炼,方可炼出大丹。
    体呼吸以毛孔呼吸,其实毛孔天然在呼吸,毛孔是通肺的,毛孔不呼吸,肉体就腐烂了。
 
    宇宙是一重天影响一重天,地球自成规律,破了地球的范围,会发现地球受着太阳系的影响。太阳系与地球规律大多相反,太阳系是九大行星,不是地球上的山川河流。所谓物极必反,一物生一物,往往生出的是自己的反面。
    或者不是反面,而是自己的次要功能,精华都是从次要功能里诞生的。比如耳朵的主要功能是听觉,次要功能是平衡感,而平衡感在武术里非常重要,决定生死,格斗时即兴发挥出的超水平动作,多是耳朵给的灵感。
    格斗时真正致命的一击,往往超出平日训练的规范,这个破格的动作之所以能成立,是平衡感里有了灵感,电闪雷鸣间诞生一个新动作。
    道家有“鹤功”,以耳朵练平衡。仙鹤总是单腿而立,道家以仙鹤比喻平衡。方法为,以左手捂右耳,听自己的呼吸;再以右手捂左耳,听呼吸;再两手交叉,以左右手捂右左耳,听呼吸。捂耳听呼吸,练的是平衡感。鹤功将小臂和耳朵练在一起,小臂通了耳朵的“灵”。
    形意拳里的熊形,两手遥对两耳,身体左右摇晃,也是在以耳练平衡,等于把左右身装到耳朵里来练。猴形里的“猴扇风”,两手悬在两耳前,腕部急转,扇子一样煽动,腕力和耳朵一起练,腕部通了耳朵的“灵”。
    形意拳谱上五行八卦的说法,不是说玄虚,而是说实际功法。比如拳谱上说五行拳与五官对应,容易让人以为是古代哲理的泛泛之谈,但如果真的在练拳时,将鼻、眼、舌、耳、人中与拳法结合起来,必有奇效,因为五官是人体的“灵部”。
    劈拳要找到与鼻子的感应,炮拳要找到与舌头的感应,横拳是侧向出拳的,但此拳与人体最中正的人中有感应,所以横拳微妙,值得玩味。以五官练拳,是要诀,切记切记。
    亿万星辰落在人体上,便是毛孔。玄理在人体上总能有个具体的落实,这是武学的趣处,薛颠言“由微入道”便是此意,在身体上找到一个具体地方,方可入道。
    薛颠描述体呼吸的实况为“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云蒸雾起,往来而出入。”其口诀为:“绵绵若存,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悠悠而入于极乐世界。”
    此口诀像泡热水澡,人只在刚入水时对水温有一惊,觉得皮肤烫得刺激,随后就在过瘾了,不执着于热水的刺激,在热水里浑然忘记了身体,但皮肤上热麻麻的感觉又始终都在——这就是绵绵若存、勿忘勿助。
    薛颠描述体呼吸为“云蒸雾起”,正是说气感丰富。体呼吸时,会感到身体中线诞生一股贵气,十分华丽,甚至觉得这股气,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最大的贵族不是皇帝,而是阿弥陀佛,皇帝也模仿阿弥陀佛,唐朝之后的皇宫便是按照佛经上描述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所造。
    中国人是连极乐世界都造了出来,可想中国文化是多么具体的文化。行文至此,读者可总结,练武术的‘练’字不是熟练,而是相应,练武就是练相应。一个具体而微的地方,你做到了,便可“由微入道”,从这个地方感应来别的东西。
    组织调息法:任从两足行动处,一灵常与气相随。《坛经》云:“行也能禅,坐也能禅,行也绵绵,坐也绵绵,醒也绵绵,睡也绵绵。气升乾项,气降丹田出息微微,入息绵绵,至诚不息,性命永安。”
    走路是人的本能,十分平常,这个平常细想起来,又十分的神奇,一动念,足便往了。足与心如此亲近,甚至比手还要亲近,我们走夜路撞到个人,手往往乱了,不知抓到哪去了,足则会找好位置,迅速站定。
    通过练足,可以窥见心性,原来我们的心比我们平时要聪慧得多。追究“两足行动处”,便是在参禅,每一动,都要自省这一动是如何来的,起念就在起脚时。
    以足参禅,可得到额外的好处,便是调动了气感,所谓“一灵常与气相随”。人足宝贵,有个其它动物少有的骨头——足弓。猿猴没有足弓,所以不能直立行走,也不能直立发力,人进化出了足弓,才有了武术。
    足弓是人体精华,练武时要好好保养,站桩时十指抓地、足心内含,便是在保养足弓。站桩有时用脚跟站,有时用前脚掌站,便是在训练足弓。站桩忌讳全脚掌平均用力,会压伤足弓。平足的人不利于发力,称为足弓,说明这根骨头像弓一般有着射力。
    李老年轻时有一段时间,夜夜梦到自己的足弓,醒来觉得奇怪:“怎么梦这东西?”总结是练武的关系,足弓上有了功夫。
    李老说有时会有白日梦,正做事呢,忽然看见了自己的足弓,觉得足弓晶莹剔透的,越看越美,不是拿眼睛看的,不是视觉上的反应。
    这是练了功夫,身体对大脑产生了刺激,让大脑浮想联翩。薛颠以近身短打的方式训练李老,李老一粘在薛颠身上,就跌出去了。薛颠嘿嘿笑,说:“我一想,你就出去了。不能深想,深想你就伤了。不敢想。”
    打人是想的?不是空想,是经过功夫训练,身体对大脑的刺激多了,种种浮想联翩跟功夫水乳交融,想就是打,打就是想了。功夫更深,在人的感觉里,本末会倒置,便是只管想,不管打了。
 
薛颠一段“《坛经》云——”的文字,容易引人误会,因为《坛经》里并没有这样的文字。六祖惠能的《坛经》说佛家顿证之法,直指心性,不谈功夫。薛颠摘录的这段文字却说上了功夫,用词还是地道的道家术语,《坛经》怎么会有这样的话语?
    其实《坛经》上虽不谈功夫,但点滴处仍流露出是作功夫的。比如六祖正式说法前,讲.“总净心,念般若波罗蜜多。”唐朝时有经题信仰,把经的题目当作咒语来念,佛教有《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祖让来听法的人先念经题,作了一番持诵功夫后,听众心气安宁了,六祖才说法。
    《坛经》流传至今已一千三百年了,有多种版本,多种注释本。古代,注释和经文混在一起,成了新版的道家有“鹤功”,以耳朵练平衡。仙鹤总是单腿而立,道家以仙鹤比喻平衡。方法为,以左手捂右耳,听自己的呼吸;再以右手捂左耳,听呼吸;再两手交叉,以左右手捂右左耳,听呼吸。捂耳听呼吸,练的是平衡感。鹤功将小臂和耳朵练在一起,小臂通了耳朵的“灵”。
    形意拳里的熊形,两手遥对两耳,身体左右摇晃,也是在以耳练平衡,等于把左右身装到耳朵里来练。猴形里的“猴扇风”,两手悬在两耳前,腕部急转,扇子一样煽动,腕力和耳朵一起练,腕部通了耳朵的“灵”。
    形意拳谱上五行八卦的说法,不是说玄虚,而是说实际功法。比如拳谱上说五行拳与五官对应,容易让人以为是古代哲理的泛泛之谈,但如果真的在练拳时,将鼻、眼、舌、耳、人中与拳法结合起来,必有奇效,因为五官是人体的“灵部”。
    劈拳要找到与鼻子的感应,炮拳要找到与舌头的感应,横拳是侧向出拳的,但此拳与人体最中正的人中有感应,所以横拳微妙,值得玩
味。以五官练拳,是要诀,切记切记。
    亿万星辰落在人体上,便是毛孔。玄理在人体上总能有个具体的落实,这是武学的趣处,薛颠言“由微入道”便是此意,在身体上找到一
个具体地方,方可入道。
    薛颠描述体呼吸的实况为“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云蒸雾起,往来而出入。”其口诀为:“绵绵若存,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悠悠而入于极乐世界。”
    此口诀像泡热水澡,人只在刚入水时对水温有一惊,觉得皮肤烫得刺激,随后就在过瘾了,不执着于热水的刺激,在热水里浑然忘记了
身体,但皮肤上热麻麻的感觉又始终都在——这就是绵绵若存、勿忘勿助。
    薛颠描述体呼吸为“云蒸雾起”,正是说气感丰富。体呼吸时,会感到身体中线诞生一股贵气,十分华丽,甚至觉得这股气,可以改变自
己的生活。
    最大的贵族不是皇帝,而是阿弥陀佛,皇帝也模仿阿弥陀佛,唐朝之后的皇宫便是按照佛经上描述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所造。
    中国人是连极乐世界都造了出来,可想中国文化是多么具体的文化。行文至此,读者可总结,练武术的‘练’字不是熟练,而是相应,练武就是练相应。一个具体而微的地方,你做到了,便可“由微入道”,从这个地方感应来别的东西。
    既然《坛经》上有作功夫的痕迹,难免有前贤以道家功夫来注释。薛颠在五台山作了十年和尚,或许他得到的《坛经》便是这样的一个版本。
    “行也能禅,坐也能禅。”说的是行坐皆可觉悟,随后说“行也绵绵,坐也绵绵。”就成了道家话语,绵绵一词来自《老子》上的著名词汇“绵绵若存”,薛颠以“绵绵”来注解“禅”,可见在他这里,佛道是相通的。
    绵绵是“丝连不绝”的意思,从蚕茧里拔丝,一根丝越扯越细,但就是不断,并越扯越长——这便是绵绵。参禅是参悟出那个贯穿于我们
一切行为中的心性,薛颠甚至说“睡也绵绵”,睡觉的时候也在参。
    后面还是道家口吻:“气升乾顶,气降坤田;出息微微,入息绵绵,至诚不息,性命永安。”气升乾顶、气降坤田——不要被“升降”两字蒙骗了,以为气一上一下,去了两个地方。
    乾顶是大脑,坤田是小腹,但乾坤是一个整体,乾坤是阴阳,阴阳合成一个整体。所以大脑和小腹在部位高低上是两个地方,但在阴阳的
层面上,大脑和小腹是一物,气没有去别的地方,都到这来了。
    “出息微微,入息绵绵,至诚不息,生命永安。”功法由足弓回到了呼吸,出息微微的“微微”两字,《老子》上的解释是“视而弗见”,视不单是眼睛看,李老看见自己足弓,是全身体察到了,不是视力。呼气的时候要淡薄得感觉不到,吸气的时候,像拉蚕丝一样,弱得仅有一点点,但连绵不绝。
    此法是“无呼气有吸气”,好像要在吸气上作功夫,但“淡漠得感觉不到”更难,呼气所需的功夫似乎更大。以微微、绵绵立下了有无,这区别便是一阴一阳,分了阴阳,便会产生一个新的整体,所以呼吸是平等的,没有主次。
  “至诚不息”往往被解释成:信念稳固,不停下来。息被解释为停,其实这里的息,不是停,是呼吸。“诚”不是诚恳,诚当“极”讲,应是“至极不息”,说按照“微微绵绵”的呼吸法,功夫作得程度深了,口鼻便不再呼吸了。
    不是不呼吸了,而是转为丹田呼吸或体呼吸了。前面讲了三步呼吸,而组织呼吸是达到三步呼吸的方法。从足部开始,转入丹田呼吸,路径清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相关文章

关键词: 灵敏素质的基础 气血 发型 菜肴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